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老周和他的“医调中心”
2013-10-07 20:55:48  作者:程仁山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2010年1月,福州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置中心挂牌成立;2012年9月初,该中心主任、首席调解员周在祥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荣誉称号;今年8月底,福州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这就是成立3年多,就接连2年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

  9月29日,在福州市医患调解处置中心调解室,周在祥与两名专家调解一起医患纠纷。老周背后的墙上,挂着“情理、道理、法理,静心、细心、耐心”的牌子。

  “你慢慢说,不要激动,你讲清楚了,我们了解清楚了,会帮忙调解。”在周在祥的劝说下,原本怒气冲冲的患者家属魏先生情绪渐渐缓和了。有了良好的开端,双方很快就静下心,并根据调解员提出的建议,达成一致协议。老周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是周在祥3年多来成功调解的又一起案件。

  用心调解

  2010年1 月,刚刚退休的周在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医患纠纷调解这份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周在祥常说,不管用什么技巧方法,用什么心理战术,调解员调解纠纷时不可缺失的就是一颗真诚火热的心。

  去年夏天,我市某医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患者家属在重症病房停尸达数小时,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准备强制转移尸体。考虑到病房其他病人的安全,周在祥决定到病房再次劝导患者家属配合处理。医生为了安全给他戴上三层口罩,可是患者家属却提出要调解员摘下口罩才能谈判。面对这不合情理的要求,为了调解工作需要,老周还是摘下了口罩,双方一时间相对无语。但就在这短短的两三分钟里,患者家属决定配合移尸,避免了一场可能出现的激烈冲突。

  “感动也许就在那点滴之中,我摘下的是防护口罩,而患者家属看到的是调解员一颗真诚的心。”周在祥事后回忆说,“我们用心了,患者信任了,调解就容易了,当时还是比较紧张的,不过事情得到解决,调解成功的喜悦后来多过了紧张。”

  情注调解

  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医疗资源密集,就诊患者集中,医患纠纷随时可能发生。为了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这3年多,周在祥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经常在与亲朋好友团聚时赶赴调解现场,加班加点地开展工作。朋友们常说:“参加医调工作后,退休后的老周更忙了。”

  2011年5月中旬,一产妇急诊入住我市某医院分娩,婴儿因宫内感染死亡。患方拒不接受医方对诊疗和抢救过程的解释说明,3天后聚集40多人到医院“讨说法”,并提出80万元的赔偿要求。周在祥组织医调中心多名医学专家对医院诊疗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医生诊疗符合规范,不存在过错。但患者家属全然不予接受,情绪愈发激动,把周在祥等调解人员强行围困在室内。连续5天,医患双方经历了冲突、协调、再冲突、再协调的曲折过程,但周在祥时刻保持第三方的中立公正,明确表示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要严格遵循程序,对无理索赔不会给予支持。最终,患者家属经过冷静思考,表示愿意接受调解。

  “第三方调解医患纠纷,要体现公正性、公平性,否则得不到医患双方的信任。”周在祥说,由于医患纠纷调处对象的特殊性,调解员必须既设身处地,又理性判断、依法调处。

  据了解,福州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置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8名。此外,市医调中心建立了医学、法学、法医学专家库,共有专家276名。经过3年多的创新实践,第三方调解机制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首选渠道,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市医调中心已接访医患纠纷投诉682件(涉及患者死亡的重大医患纠纷有279件),立案420件,结案374件,结案率为89%;赴现场应急处置重大医患纠纷215起(576场次)。

  (福州日报记者 程仁山 通讯员 刘丁丁)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徐匆】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