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135”功能解读系列报道之五:个个有学上
2012-09-08 22:48:07  作者:许含宇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新学年开学前夕,鼓楼区检察院工作人员与军门社区工作者一起来到贫困生李娜家中,热情鼓励她克服困难、勤奋学习。临别时,工作人员送上了3000元助学金。李娜的母亲吴春兰感动地说:“我女儿能上学,多亏了社区和共建单位的帮助。”

  这件事,要从去年7月的一场招聘会谈起。当时,吴春兰正带着李娜在一家公司的招工摊位前求职。“让我女儿在这里做点事吧!能管吃就行。”

  “这么小,就让她打工啊?”这一幕被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林丹看在眼里。

  “家庭负担重,实在是没办法。”吴春兰一脸无奈,泪水夺眶而出。一番交谈之后,林丹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李娜毕业于福州延安中学,去年6月考进了福建邮电学校。由于父母都是残疾人,不能干粗重的体力活,全家只能靠每月700多元的低保金养家糊口,李娜面临着辍学。

  “让小孩继续念书吧!有什么困难来社区找我。”林丹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长期扎根社区工作的林丹,深知贫困家庭学子的困境,她不想让李娜因为贫穷而失学。

  几天后,林丹接到了吴春兰打来的电话,吴春兰想让林丹帮女儿找个工作。“我们社区正好缺个保洁员,让你爱人来这里上班,每个月工资800元。另外,我们还会想方设法筹集学费,千万不要让李娜辍学。”林丹给出了郑重的承诺。

  回到社区后,林丹召集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开会,大家一边为吴春兰的爱人安排岗位,一边为李娜筹集学费。社工们跑了鼓楼区电业局、鼓楼区残联等共建单位,还找鼓楼区慈善总会等单位求助。通过社区与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学费凑齐了,李娜圆了上学梦。

  为解决辖区贫困家庭学子的就学问题,军门社区还发动广大党员与贫困家庭子女“结对子”,每月资助一定的生活费。林丹告诉记者,2003年至今,社区已有15名贫困生得到了社区和共建单位的捐助,助学金额达4.3万元。据介绍,“个个有学上、人人上好学”是实现“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的基本前提。在“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下,辖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力争不让一名优秀的贫困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

  (福州日报记者 许含宇)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必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