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135”功能解读系列报道之三:四方相助困难户
2012-09-06 21:04:10  作者:黄璐聪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李星每天为社区大小事忙碌

  福州新闻网讯 5日上午,鼓楼区军门社区服务中心,保洁员李星早早开始打扫楼层、检查设备,赶在社区工作人员上班前把中心巡视一遍。

  10时左右,一台电子阅报栏显示屏运到社区服务中心,李星连忙上前帮工人从车上卸下显示屏。听说电子阅报栏需要连接电源,他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工具包忙活起来。刚装好,手机响了。原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厨房里的水管坏了。李星二话没说,提起工具包就往服务站跑……

  一上午,李星都在社区服务中心楼上楼下忙碌,没顾上喝一口水,但他依然显得很开心。“比起以前一个人在外到处打工,现在好多了。”李星告诉记者,除了负责社区服务中心的保洁工作,社区里的电路、小家电设备维修等工作,他也一并包了,工资虽说不高,但他很满足。

  今年44岁的李星生在军门、长在军门,手脚都有些残疾,多年来一直和母亲、妻子、女儿挤在并不宽敞的房子里。妻子也是残疾人,没有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几乎都压在李星一人肩上。“之前一直在打零工,每天都不知道第二天要去哪里上班。”李星说,女儿长大后,家里的花销更大了。2008年,李星向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林丹求助。得知情况后,林丹召集社区党员和工作人员开会讨论。大家根据李星的身体、家庭情况,决定将服务中心的保洁工作交给他,同时为他们家办理了低保。

  “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和我们家结成助困对子,不仅在经济上帮忙,平时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及时伸出援手。”李星告诉记者,去年女儿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全家人都挺开心的,可他一个月收入仅千余元,女儿每学期4000多元的学费又让一家人犯了愁。

  在林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方奔走联系之下,李星的燃眉之急解决了。鼓楼区检察院和李星家结成助学对子,为他女儿提供每学期3000元的助学金,一直资助到中专毕业。

  在军门社区,像李星这样的困难家庭大约有20户。随着“135”社区党建模式的实施,军门社区广泛发动辖区内共建单位和党员、志愿者的力量,利用自身资源为困难户伸援手、送温暖。目前,这20户困难户都有党员结对帮扶,3~5个党员与1个困难家庭结对子,平时勤走访,及时为困难户解决后顾之忧。

  (福州日报记者 黄璐聪/文 郑帅/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必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