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溪南村民揣着两把致富“金钥匙”
2012-09-24 20:59:46  作者:任思言 徐小杰 王元锴 龚莹 孙漫 池远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闽清县白樟镇溪南村全景

蔬菜大棚成,绿色印钞机

  福州新闻网讯 22日上午,在闽清县白樟镇溪南村村口水泥路边,一茬茬的大棚蔬菜充满生机。村民吴朋举一边骑着三轮摩托车,一边哼着小曲,去地里收白菜,脸上洋溢着笑容。

  作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和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百村竞赛村”,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溪南村民盖起钢架大棚,同时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大伙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钢架大棚好比绿色“印钞机”

  “昨天上午,有客户到我这边进货,一下子就买了2000多元的大白菜。”吴朋举开心地说,他家里有6亩多菜地,采用轮种方式,夏天种甜瓜,然后种大白菜。吴朋举打算收完大白菜后种花菜,11月末种西红柿。“今年开春西红柿收成特别好,我们家光卖西红柿就赚了7万多元。”

  吴朋举此前当过村里陶瓷厂工人,也去外面做过生意,这几年村里经济发展得不错,他就安心地在家里种蔬菜。“种蔬菜一点也不比去城里打工赚得少。”吴朋举告诉记者,去年在村里扶持下,他把自家一半菜地建成钢架大棚,“大棚蔬菜不受季节、天气和温度影响,生长期缩短,以前一年只能种三季,现在可以种上四季,效益自然成倍增长。”

  “如果今年把全部菜地都做成钢架大棚,收入肯定上这个数——10万元!”吴朋举伸出一根手指激动地告诉记者。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驻村干部、溪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敦峰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村里申报市级蔬菜基地,村两委带领村民建成钢架大棚一期30亩,帮村民增收30多万元。

  “就拿西红柿来说,以前一亩地产量是3500公斤~4000公斤,用大棚后,一亩地产量达6000公斤~7500公斤,而且大棚种出来的西红柿品相好,采购价也会高出几毛钱,再加上上市早,更有市场优势。村民们今年吃到了甜头,一直打听村里什么时候再组织统一建大棚。”陈敦峰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