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长乐市人大常委会:“大走访”中解决民生问题
2012-07-10 20:47:49  作者:徐文宇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年初以来,长乐市人大常委会以开展“激情长乐、三为跨越”创业年和“三服务”活动为契机,不断树立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高效服务作风,不断增进与“一府两院”的沟通,不断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为推动长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调研中帮助部门解决工作困难

  今年以来,长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领相关委办负责人赴法院、检察院、编委办、信访局、教育局、农业局、财政局、国税、地税、闽江口工业区等126家对口联系单位进行工作交流,在听取单位情况介绍,了解存在困难,吸收合理建议、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帮助职能单位解决部分问题。例如,在国税地税调研期间,长乐市人大常委会就税收部门提出的“建立健全信息交换平台和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堵塞征管漏洞”的建议进行呼吁,并提交长乐市政府,通过督促推动落实,取得一定成效。

  此外,长乐市水源水质受污染及咸潮等影响,严重侵扰了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急需启动永泰大樟溪饮水工程。在这个问题上,长乐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长乐团的福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在福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长乐第二水源规划建设”的议案,引起上级领导重视,福州市政府多次召开跨部门、跨县区的协调会。在该议案落实情况视察活动中,福州市相关负责领导亲自参加,表示将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加快工程前期各项工作,力争尽早动工建设,确保长乐人民喝上放心水。

  “大走访”中解决民生问题

  今年,长乐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分别赴玉田、古槐、江田三个乡镇开展春耕备耕生产前期工作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农业部门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全力做好农资供应,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解决好粮食生产问题,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在群众关心的“菜篮子”工程上,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大棚蔬菜生长环境及农药喷洒等问题,长乐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农经委与部分代表深入鹤上、古槐等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做好环境污染检测与农药检测工作,打消群众疑虑,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菜”。

  在人大代表“大走访”期间,长乐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共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130件,其中当面解释答复的有36件,交由乡镇(街道)解决的有41件,带回来转交“一府两院”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的有25件。每次走访结束后,走访人员还把代表反映的重要情况进行综合整理,对涉及重大问题的,立即向长乐市委汇报,较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有效实现了代表诉求接收在基层、代表疑虑解答在基层、代表问题解决在基层的工作目标,提升了代表工作的服务质量。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今年以来,长乐市人大常委会千方百计通过台湾乡亲广泛征集故宫史料。今年4月以来,88岁的正黄旗水师旗营后裔张长卿向长乐市人大常委会赠送312份他在台北故宫征集的清代闽台防卫珍贵史料,其中有马江海战珍贵史料,琴江、闽安、连江、福清、平潭等地的史料,其中有不少平潭海坛水师的史料,包括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对福建水师提督、海坛总兵官任命等上谕19份,揭示了海坛水师的重要地位。

  这批史料中,赴台征战清军使用的火炮图、乾隆皇帝在山水画《清军围捕林爽文图》中的御批、清军水师主力战舰图等都是很珍贵的。

  这批史料涉及闽省水师官员100多人的任命与调换、29位海坛总兵官的军务奏折等,涉及闽省水师与台澎地区互换戍边、闽台海疆防卫的战略部署等,是闽台防卫的权威史料。这些史料为研究闽台海防史提供了权威依据,经《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等媒体持续报道,以及《人民网》等众多媒体转载,扩大了长乐市人大在两岸的影响力。

  (福州晚报记者 徐文宇 通讯员 蒋滨建)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