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祝海辉:论创新
2012-05-08 22:45:45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一转眼,到南京六合区政府挂职学习已有月余。这些日子,我先后跑了这里的乡镇、街道、社区以及科技、工业园区和企业,参加了南京市万名干部“双提升”学习活动,也结合挂职岗位对南京的产业发展政策、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做了一些调研。

  福州与南京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发展中都面临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等新问题。不过,由于自身的禀赋资源优势和特色,南京在推进城市发展这一工程中起点定位高,发展思路新,城建品质优,改革力度大,有不少做法很值得福州学习,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南京的创新精神。

  南京把创新作为城市的精神气质,创新之举随处可见。比如,率先在指标考核体系中放弃对GDP的考核,代之以强调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人民幸福等指标;出台激励创业创新的“1+8”文件体系、“科技九条”、“321”人才计划、“300”创新计划等等。创新精神融入到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贯穿于发展理念、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和环节,成为引领支撑这座城市发展的灵魂。

  城市的面貌是城市精神的彰显,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城市精神的较量。学习他人之长,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要学其形,更要学其神。

  在谋划发展方面,福州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得更高,看得更宽些。要以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城市为标杆,对标查找差距,用创新开启智慧,用智慧调动资源,创发展思路之新,把福州的区位优势、海洋优势、港口优势、对台优势、生态优势等转化为竞争优势,推动福州走出福建,步入全国,迈向世界,成为世界的有福之州。

  在产业发展方面,福州可以结合实际,实施创新战略,拿出自己的“1+8”文件体系和“科技九条”来。培育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大发展的突破口。利用部分在榕高等院校、科研院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不少企业在生产制造上的积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对接,加速大学校区、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三区融合,把培育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型显示、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加大政策、要素扶持力度,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创新思维,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最新的规划经验,高标准、大手笔修编福州城乡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规。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推进,加大新城区功能建设与老城区风貌保护的统筹力度,协调好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在推进城市规模有序扩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我们可以学习杭州钱江新城的经验,把马尾新城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建成现代化城市新中心。高品质建设东部新城、五四北、荆溪等城市组团,形成创业宜居新空间。同时,加大对永泰等特色功能承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郊区县与主城区的有机联系,逐步扩大都市圈,增强大都市辐射功能。把福州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魂、以绿色为特色,集人文特质与绿色发展特点、智慧型内涵与生态型品质于一体的城市。

  美国著名职业演讲家凯斯.哈瑞尔在其所著的《态度决定一切》一书中告诉我们只有将正确的态度付诸于行动,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和新一届政府的工作报告已经确定了未来五年福州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把创新与“三为”精神结合起来,将创新融入到干事创业中,凝结创新之志,常为创优之举,唱响创造之歌,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的辉煌。(作者单位:永泰县人民政府 挂职单位:南京市六合区政府)

【责任编辑:刘必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