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罗源驻村日记制度系列报道四
2012-05-18 20:26:05  作者:陈滨峰 朱榕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一页页都是干部的考题

  2月22日,罗源县白塔乡党委的大办公室里,30多名驻村、包村干部,选聘生和乡镇领导围着一张桌子热烈地讨论着,乡党委书记郑澍凝神倾听,不时点头,听到关键处就在日记本上记下几笔。

  应德村驻村干部杨爱玲提出给村里的孤儿林灯申请伙食费补贴,郑澍当即拍板同意。杨爱玲的脸色轻松了,接着汇报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杨爱玲今年的工作任务特别多:修缮应德村革命遗迹“连罗第一党支部”;关掉希望小学门口污水横流的旧公厕,选址另修;远峰自然村的水泥路该修了;应德街居民用水一到下雨天就浑浊,村民正在寻找新水源,希望上级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会开了整整一上午。结束后,与会的30多人还要交一张“驻村工作日记落实表”,将上月已解决的、未解决的问题统一上报、整理归档。其中,杨爱玲改造自来水资金的申请将由乡政府通过“一月一报”反馈到县里。

  驻村日记制度实行半年多来,罗源的11个乡镇每月都要召开一次驻村工作分析会,将事关民生、发展的问题拿上桌讨论,内容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村级组织建设情况、村务民主管理情况、农村矛盾纠纷情况、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村容村貌整治情况等。乡镇没法解决,就上报到县里。

  “驻村日记是罗源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的制度,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罗源县委书记何代钦说,“没有深入走访,你就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日记本上就空白一片。记下了问题,还必须落实,给村民、给组织、给自己一个交代,这就是一种制约,干部面对着日记本就像面对着工作的考题”。为了让驻村日记真正发挥作用,落到实处,各级领导每个季度都会逐一审阅“驻村工作日记”,视完成情况作为干部使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月底,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在罗源调研时,对驻村工作日记制度给予充分肯定,也向基层干部提出了一个沉甸甸的问题——你收获了什么?

  对陶洋村驻村干部陈建铭来说,驻村日记让他锻炼了能力,转变了作风,更收获了农家人一颗颗滚烫的心。决定统一建房之前,有村干曾劝他,统一建房多麻烦,吃力不讨好,让他们自己建吧。陈建铭没听,因为只有统一建房才能把成本降下来。为了统一意见,他组织了10多场协调会。村民白天打工,吃过晚饭才能闲下来。陈建铭白天到城关忙审批,晚上就顶着星光赶回村里开会。

  困难户江德敬和老婆、儿子住着危房,陈建铭替他作保借钱,帮他申请3万元贷款,终于把建房款凑齐了。喜迁新居的那一天,江敬德的老婆很激动,拉着陈建铭哭了。

  “通过写驻村日记,可以起到梳理工作思路的作用。打开日记本,群众反映的问题,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一目了然。”杨爱玲说,“更重要的是能督促自己,看到空空的日记本,心里就知道该到群众中走一走、听一听了”。

  在杨爱玲的驻村日记里,记着村民的大事、小事、烦心事——被龙王台风摧毁的几条灌溉水渠该修修了,每年开春都没水,好几处农田抛荒了;牛山下自然村那条土路一到雨天就积水,啥时候铺一条水泥路,让村民可以干干净净出村……

  杨爱玲每天上班都翻翻日记本,一翻日记本就有了紧迫感。她和村支书刘国忠一趟趟往镇里、县里跑,一年多来,他俩共给村里争取到100多万元帮扶资金。

  为农村安居房建设一趟趟往返于崎岖的山路,看村路修通时村民在鞭炮声中笑红了脸;看着被台风冲毁的灌溉渠又流淌出汩汩的清泉;给农村妇女送上贴息贷款的小存折……每一个行动,都是一份为理想而奋斗的浪漫情怀,都留下了收获的快乐。

  “驻村只是一段平常的经历,但我相信驻村后,我梦里一定会留下农村的山山水水,金黄的稻浪,炉火旁的畅饮,农家人朴实的笑脸,和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一位大学生村官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福州日报记者 陈滨峰 朱榕)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