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闽侯洋中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2012-10-22 09:09:5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这些人,都是我们村里人,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常拿他们教育孩子!”,闽侯县尚干镇洋中村“榜样宣传栏”前,日前几位村民对记者说。

  洋中村充分挖掘村里的“正能量”,通过榜样力量,在全村倡导文明新风尚,引导村民学习文化、美化环境、抛弃陋习、遵纪守法,获评“全国敬老先进模范村”、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完善“硬件”:全省首个农家书屋落户

  13日19时许,洋中村人口计生文化广场,六七十名村民和着欢快的舞曲翩翩起舞。跳舞人群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依姆,也有六七岁的孩子。

  “有了这个广场,我们跳舞再也不用奔波了。”65岁的村民吴珠英对记者说,村里文化广场没建好前,她与几位村民常常一起包车去青口镇上跳舞。去年年初,村里建成广场后,前来锻炼的村民多了起来。

  除文化广场外,村里建的农家书屋也大受村民好评。昨天上午,记者看到,在宽敞明亮的书屋内,几位村民正在悠闲地看书。书柜中,分门别类摆放着6000余册图书。与其他村农家书屋不同的是,洋中村农家书屋中仅有少量农业种养的书,而经商方面的书却不少。原来,村里针对100余户村民在村里承租店面经商的情况,特意充实了这方面的书籍。

  洋中村委会主任林善庄介绍,洋中村农家书屋于2007年9月建成,是全省首家农家书屋。

  此外,洋中村还建了一幢4层的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690平方米,中心设有龙舟室、音像播放教室、乒乓球室、健美舞蹈室等活动场所,为村民娱乐健身提供了去处。

  崇文重教:考上清华北大奖2万元

  “村里的奖励措施,减轻了我们村民的负担!”说起村里对考上名校学子的奖励政策,村民林桂清满怀感激。

  林桂清告诉记者,女儿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村里奖了1.8万元。

  “考上清华、北大,可奖励2万元!”林善庄说,村里崇文重教、尊老爱幼已形成风尚。

  村里对老年人和一些人群的“待遇”十分优厚:对无违反计生政策、无违纪违法的村民,每人每年发放“文明口粮金”200元,仅此一项每年就发放近20万元;每年拨款20多万元作为老年人的活动经费,每年秋季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改善他们的生活、娱乐环境;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发放150元生活津贴。

  此外,村里还实行无违反计生政策、双女家庭的农户子女,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费全免,由村财统一开支;全村1017名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由村财统一支付,参保率达100%。

  为激励村民奋发图强,以榜样力量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村里还建起了“榜样宣传栏”。记者看到,该宣传栏中,分别设有风采榜、功德榜、好样榜、成才榜。

  风采榜展示的是清朝以来村里走出的14位名人;功德榜展示的是村里4名捐资助学、铺路修桥等为民办实事的慈善家的事迹;好样榜展示的是村里5名“好干部”“好青年”“好党员”的风采;成才榜展示的是村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林腾蛟、美国加州圣荷西海渥大学教授林佑安等17人的风范。

  美化环境:公交站“升级”成小公园

  30路公交终点站设在洋中村。记者昨天在该站点看到,一个占地约40平方米的大“花盆”将公交站装点成一个小公园。

  “原来这里可是一块荒地。”66岁的村民林子良介绍,以前该公交场站十分脏乱,一些村民在此随意倒垃圾。2年前,村里投资5万多元,在此建起了小公园,并指定专人保洁维护和修剪花草。村里还根据群众建议,投资15万元改造公厕,同时积极协调公交部门将公交站点移至此处,以方便村民出行。“村里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村民公园内等车,很方便、很舒心!”林子良说。

  公交场站环境美化,是洋中村加强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村里去年投资50余万元,对江滨公园进行改造。记者在村里看到,面向淘江、占地6亩的江滨公园内,草木葱郁,健身器材、环形跑道、篮球场等应有尽有,许多老人悠闲地在此健身,乐享晚年。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蔡传)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