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眼科医学“弄潮儿”高诚斌:专业终会有回报
2014-03-20 09:15:30  来源:凤凰网福建  【字号

福州新闻网

  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 高诚斌

  导语:因为全身心投入在眼科理论和手术实践上,高诚斌业余几乎没有太多娱乐。他下班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公文包里都是书,找钱的时候卖菜大妈看到就揶揄说:“哎呦,现在这年头,还有什么人在读书啊!”

  起点

  立志从医

  高诚斌,出生于福州平潭,高鼻宽额,南人北相,一米八的大个头,身形魁梧,一身白大褂捯饬得干净、整洁,胸前口袋里装着两根不同样式的笔和一把量尺。

  十年上海滩历练,乡音渐改,高诚斌说起话来很有海派人的气度,平实、严谨。

  中学时代,高诚斌最期望的人生无非从军,或者从医。在他看来,所有科学之中最重要莫过于生命科学。虽然高家并无行医传统,但高诚斌姐姐在福州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姐夫又是内科大夫,他少时耳濡目染,不觉倾心医学。

  心有所思,无愿不达,十七岁的他高中甫一毕业就如愿赴榕参军。1977年,因有着相对较高的学历和优秀的个人素质,高诚斌获提军队干部。1978年,军队高考晚于地方一年开始恢复,高诚斌考上福州军医学院,此时的他20岁,大好年华,既从军又从医,站在自己理想的起跑线上。

  在医校时期,高诚斌在解剖和临床课程上表现优异,他对精密、精细的眼科尤其着迷,他说,看到眼睛的内部就像是翱游在黑夜的星空。

  克难

  40000例手术

  万事开头难,1995年5月3日是高诚斌第一次主刀近视激光手术。北京同仁医院的李志辉副院长在福州开办近视激光手术培训班,指导教学,他当时就站在高诚斌边上。很多眼科医生心存畏惧,不敢在眼镜上动刀,高诚斌凭着自己的睿智和悟性在事先大量的观摩和学习后,主动上阵,第一次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对于不断求进的高诚斌,年逾七旬的李志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生平所学倾囊相授,培训班学成合格的学员都会获颁一个手术资格证书,上面签字落款是李志辉和高诚斌两个人。

  从第一例眼科手术开始,如今21年过去,高诚斌先后主刀超过40000例手术,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苦干

  全国最年轻的学科委员

  有一次科室进口的手术设备出现问题,当年还没有售后服务的概念,院里没人能修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病人就诊,高诚斌就自己拿起英文说明书钻研,大晚上加班,医院条件差没空调,一堆蚊子飞来飞去叮人。最后,高诚斌还是解决了操作问题,修好了设备。

  1992年,34岁的高诚斌就成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全国武警部队最年轻的眼科学委员会委员。

  抉择

  弄潮上海滩

  2004年,这一年高诚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决定去上海。从边陲省会到国际都市,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军办医院到民营机构,这一步跨得很大,不变的是他对志业的追求。

  上海这家民办医院是一个福建莆田老板开的,莆田民营医疗势力在完成饱受争议的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探索转型升级,欲借助专家和真正的专业设备来打造长青基业,可谓求贤若渴。资方通过多种渠道找到了高诚斌,此时的高正值盛年,在军队医院独挡一面,是眼科行业全省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又苦于体制内论资排辈的僵化激励机制,难以全力施展。

  时逢中国内地正式对民资开放医疗市场,高诚斌仍心里没底,他亲自跑道上海去实地了解了两周,查看设备,观摩医院的管理,试运作,这才吃下定心丸。莆田老板还释放了更大的诚意,为了延揽高诚斌,他决定将医院从全科转型为眼科专科医院,力图在单个项目上做大做强,打造差别优势。

  在上海,大型综合型医院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三甲,民营医院要想全面赶上不啻痴人说梦,而若将全部资源集中在一个科目上,好似捏紧拳头打沙袋,或有机会与公立大医院的眼科抗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不仅选对做到了,还超越了对手。

  从福州到上海,高诚斌一直都在追逐学术的最前沿,追求最好的平台,做专业领域的弄潮儿。

  坚守

  “这年头,还有什么人在读啊”

  因为全身心投入在眼科理论和手术实践上,高诚斌业余几乎没有太多娱乐。他下班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公文包里都是书,找钱的时候卖菜大妈看到就揶揄说:“哎呦,现在这年头,还有什么人在读书啊!”

  听完这话,高诚斌心里五味杂陈。他想,现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想着去做生意赚钱,都看不起读书人、专业技术人员,那么多病人的问题谁去解决呢?

  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很多医学院的同学熬不住,纷纷改行下海经商。在体制内,专注于工作,又狠不下心做过度检查、拿药品回扣,高诚斌一家经济上自然谈不上富足,这时候他已四十多岁。有一次,他去初中接女儿放学,孩子问他为什么别人家里有车,我们家里没有,他只能哄说家里暂时还不需要。

  他说,自己当医生不收红包,是因为总觉得过几天路上碰到对方会不好意思。

  从福州跳槽到上海后,在民营医院靠技术吃饭,多劳多得,高诚斌收入渐丰。他说,自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很多病人都是跟着我过来的,我要是轻易不当医生了,那些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他认为,现在物质和精神都满足了,一路坚持下来,并不后悔。

  他说,只要你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专业人才,社会最终会给予相应的回报。反过来,只有每个人多想着奉献少想索取,国家、社会才会富裕起来。

【责任编辑:陈颖】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