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支芬:让千年古村重新焕发生机
2012-08-16 21:00:45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编者按】按照中央部署和党章等党内有关规定,日前,2270名十八大代表已经全国40个选举单位全部选举产生。他们将带着全党嘱托,肩负神圣使命,光荣地出席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八大代表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中,很多是来自基层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十八大代表风采录”栏目,重点介绍当选代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先进模范党员的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据新华社电

  作为京郊大村高碑店的“当家人”,支芬实在算不上能说会道。但正是凭借一股实在劲,支芬用10年时间,将这个一度发展迟缓的千年古村,发展成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用她的话说,凭的就是“实干”。

  高碑店村地处北京市东长安街延长线上,距天安门仅8公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全村2300亩耕地只剩下80亩工业用地,没有一分耕地,成了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

  2002年5月,支芬调至高碑店村任党总支书记。一开始,村民们没把这位“外村来的”女书记放在眼里。她用自己的实干和真诚打动人,挨家挨户走访,20多个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了当时村里的窘境:“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事可做,就业难、病不起,邻里之间纠纷、矛盾多,家家门口杂物成堆,死气沉沉。”

  位于通惠河畔的高碑店村历史悠久,元朝时便是漕运码头,商贾云集。支芬不忍看着这样一个千年古村就这么“破败”下去。她先从村里的环境治起,带领村民用两个冬天清理了污水横流的通惠灌渠,迁走坟头392座,并制定了定时定点倒垃圾等制度,在村内做到白天12小时无垃圾,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实实在在的变化,也让村民对这个敢想、敢干的女书记刮目相看。

  “环境好了,还得让村民的生活有出路。”支芬告诉记者,一天,她在村子里发现几家零散的古家具企业,突然心头一亮:咱们村没有农业、工业,但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何不尝试走出一条“文化兴村”之路?

  说干就干,她带领党员干部在村内建成了古典家具一条街,吸纳家具商户聚集。如今,这条远近闻名的古典家具一条街有了400多家商户,占地27万平方米,2011年全村古典家具总收入达到3.6亿元。

  这两年,支芬又着手在村里建设占地47万平方米的“文化新大街”,引进了科举匾额博物馆、两壶博物馆和中国油画院等一批知名文化企业,村里的文化特色更加凸显。

  村子文化产业的成长伴随着村民生活的改善。“我家住在村西区,当年的一个农家小院,新农村改造后,变成了两栋三层楼,每栋楼有330多平方米。我们把一楼的店面出租后,一家9口一年收益有几十万元。”今年79岁的村民司德顺心满意足地说。

  在支芬的带领下,高碑店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北京最美的乡村”等荣誉称号,她个人也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的火炬传递。

  “谋事不争权,工作不旁观;补台不拆台,团结加实干。”支芬的这几句话挂在村委会会议室的墙上,这是她对村干部的要求,也是自己的做事准则。她说,作为一名村支书,最重要的是实干,别把自己当成个“官”。

  现在,57岁的支芬在筹划着村子的发展远景。“其实在我心里,高碑店村的转型之路才完成了三成。我们要继续努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村子长治久安。”支芬说。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