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李美亮:“80后”种粮大户的幸福生活
2010-06-18 10:15:02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这是李美亮在抚育烟苗(资料照片)。

  1982年出生的李美亮是村里为数不多的“80后”种田人。这位闽北浦城县临江镇寨下村的年轻村委会主任今年承包了170亩耕地,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新华社发(王树瑜 摄)

  新华网福州6月17日电(记者涂洪长)1982年出生的李美亮是村里为数不多的“80后”种田人。这位闽北浦城县临江镇寨下村的年轻村委会主任今年承包了170亩耕地,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种田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生活,在家里劳作的日子让我有种安定感。”谈起让同龄人远离的农业生活,李美亮心态平和。他说,现在国家政策好,种粮实惠多,只要有相应规模,种田“很划算”。2009年,李美亮家种粮125亩,其中70亩采取烟稻轮作,扣除农资和人力成本,纯收入超过10万元。

  仅有初中学历的李美亮之前曾经在城里当过建筑工人,2005年返乡搞养殖,在家里养了5000多只鹅和鸭,之后参加了县农广校中专班和县委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正是在学习中,李美亮算了一下账:种粮只要达到20至30亩的规模,亩产稳定在400公斤左右,效益并不比养殖差,而且风险更低,收益保障稳中有升。

  说到种粮,李美亮对“谁种谁补、多种多补”的国家政策最为满意。他说现在种粮一亩能拿到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70多元,2009年他享受的各类种粮补贴加起来近万元。村部礼堂设有5个大仓库,无偿提供给村里的种粮大户存放稻谷。由于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农忙时劳动力紧缺,村两委就组织村民互帮互助,集中劳力,确保秧苗及时插,稻谷及时收。

  李美亮一家5口当中,只有他和父亲两个壮劳力,但得益于机械化的普及,打理起100多亩耕地来并不吃力。因为承包的地多,李美亮家中先后购置了打田机、起垄机和拖拉机等农机具。除了插秧时请几个人帮忙外,大部分的田间劳作都由他一个人完成。“只有科技种田,同时推广优质品种,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李美亮说。

  李美亮的感受来自于自己种田时的实践。2008年,他们家承包的80亩稻田大面积患上了稻飞虱,等发现时已到成虫中期,赶忙雇工采用人工喷药,但因为不得法,药物流失、产量降低不说,3天工钱就花了2000多元。2009年,在县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李美亮牵头组建了五新病虫综合防治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9名,培养专业技术员2名,把相邻的几个村并在一起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以防治为主,改变了过去临时抱佛脚的做法。2009年他们家承包的125亩水稻在成虫前就得到了防治,成本不到1000元,产量还比上年提高了20%。

  这几年依靠种田,李美亮不仅还清了盖新房的5万多元债务,而且家中添置了不少农机具和家电。种田种出了点小名气,村民们都越来越佩服这位自学成才的小伙子,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打电话向他咨询种粮政策、效益等。朴实的李美亮已经快把道理都背下来了:种粮只要有二三十亩的规模,效益不会比外出打工差,还可以照顾家,节省下许多生活成本;2009年的化肥价格比上年低了20%,粮食卖价稳定有保证……在他的现身说法下,今年不少村民扩大了种粮面积,还有17位在外务工的返乡青年也决定在家种粮。

  2009年9月,李美亮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村主任之一。谈起未来的打算,李美亮说,他的特长就是种田。今年国家扩大了农民购买农机具补贴种类,提高了补贴标准,他计划再购置7台农机具,联合其他农户组建寨下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取土地平整项目,扩大机耕项目,让全村都增产增收。

【责任编辑:陈园菲】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