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林学坑:长乐新“愚公”挥锄开山路
2009-08-30 21:34:08  作者:范雄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乐营前街道营前村后的恩顶山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沿着一条山间小径,挥着锄头,挖土整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最近,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终于将一条500多米长的羊肠小径,开辟成2米宽的平坦山路。这位老人就是营前村村民、今年75岁的林学坑。人们称赞他是当代的“愚公”。

  为方便大家上山取水 老人毅然挥锄开路

  在恩顶山山顶附近,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泉眼,终日泉水汩汩,清澈甘甜,被称作“红门第一泉”。不仅本乡人,还有不少外地人,每天都挑着塑料桶,翻山越岭地来此取水饮用。

  20055月,部分村民自发筹资,将泉眼凿大打深,并垒上井沿井盖,成了一口大水井,井旁还配上吊桶,方便大家取水。这样,来此取水的人更多了,特别是夏季的清晨和傍晚,水井边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但让人感到不便的是,从半山腰的水厂到山顶取水处,有一段500多米长的羊肠小径,长满野草,碎石遍地,很难行走。来取水的人总是说:“如果小路能大一点,平一点,就好了。”林学坑老人也经常来山顶取水,他默默地将大家的话记在了心里。

  去年9月的一个清晨,大家意外地看到,平时经常上山锻炼的林学坑,挥着锄头,正在小径边挖土。大家上前一问才知道,老人为了方便大家上山取水,准备一个人修整这条小路。

  虽然林学坑身体还算硬朗,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一个人干这种体力活实在让人不放心。于是,许多人劝老人放弃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老人总是摇摇头不说话,还是一个人在那里挖土开路。

  当晚回到家里,林学坑的老伴和儿子也好言相劝,希望他保重身体,不要去修路了。谁知林学坑沉下脸,吼了一声:“路拓宽一点,大家走路方便了,有什么不好,我想定要干的事,谁也拦不住!”次日大清早,他照样拿着锄头上山去了。

  身体不适就雇工 一年花费上万元

  除了下雨天,林学坑都要上山“啃”一点,像古代的愚公,天天挖土不停。虽然一天才推进一两米,但他并不气馁,用他的话说:“多花点时间,就会早一天把路修好。”

  刚开始修路时还算顺利,拓宽的山路在林学坑脚下不断延伸,老人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很快,难题出现了,一块接一块的岩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林学坑一声不吭,拿出平时存下的“私房钱”,以每天每人150元的工钱,请来两名工人。经过几天的攻坚战,他们终于清除了眼前的“拦路虎”。

  毕竟岁数已高,经过几个月劳碌,林学坑的身体有点撑不住了,但他还是坚持上山开路。有一次,林学坑在上山途中,被一老朋友碰到。这位老朋友二话不说,夺下他手中的锄头,说:“你到镜子前照一照,脸色这么惨白,还上山干,快回去休息!”林学坑被劝回去后,想到修路不能停,连忙雇了5名工人上山。中午时,闲不住的他买了盒饭又悄悄地上山去了。他说:“看着他们修路,我也觉得高兴。”此后,林学坑如果遇到身体不适时,就会雇工人上山。有人替他估算了一下,一年下来,他为修路雇工的花费达上万元。

  躺在病床上 仍惦记着山路

  到了今年7月份,500米山路拓宽基本完工了,摩托车可以驶上恩顶山,人们上山取水、锻炼也方便多了。正当大家都在拍手叫好时,林学坑却因体力透支而病倒了。

  “山路排水沟,还没有做,如果没病,运上十几包水泥,就做好了……”这是记者近日采访林学坑时,他躺在床上说的第一句话,言语中透露出深深的遗憾。

  在与林学坑的交谈中,他始终不离“路”的话题,他说自己年轻时当“鸭司令”,看到雨后田间道路泥泞不堪,于是一边放鸭,一边用板车运来砂石,几天时间就把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全部铺上。人们走路行车都方便,都夸他心肠好。

  老人还是恩顶山山脚到山腰水厂1000米长山路的义务养路工。每逢大雨后,他就扛上锄头,巡视路况,挖通排水沟,平整被雨水冲刷的路面,每次都要干上10多天。水厂的领导说:“这条土路能有今天这么好,真要感谢学坑老人的无私帮助。”

  “山路排水沟,还没有做……”躺在病床上的林学坑老人,心里还是时刻牵挂着那条山路。他念叨着,等身体好了,就马上回去继续修路。

  (福州日报记者 范雄 通讯员 王宪政

【责任编辑:林晨】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