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八旬老人的音乐情结
2008-09-27 21:16:17  作者:昌利君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呛咚咚,呛咚,咚……”锣声、鼓声、钹声响起,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您可能以为这是从热闹的庙会上传来的锣鼓声,其实这是上海街道交通二社区的一位居民自己在家,用电子琴演奏的“锣鼓版乐谱”的声音。27日,记者就在林挺铭老人家感受了一场特殊的音乐盛宴。

  林依伯拿出几张乐谱,记者发现,它和一般乐谱不一样,乐谱上面不是写着“1、2、3……”而是写着“车同同,迟同,同……”林依伯解释说,“车”代表钹演奏,“同”代表鼓演奏,“迟”代表锣演奏。演奏时,演奏者可以看着“车”、“同”、“迟”区分是锣手演奏,还是鼓手演奏,那样也不容易混乱。陈依伯说,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敲打这些古老的乐器,于是他开始把这个乐谱用电子琴演奏出来。

  “这一本是我1996年整理的锣鼓版乐谱,我给它起名为‘扇花乐谱’。”今年80岁高龄的林依伯告诉记者,12岁那年,看着村子里的一些老人在庙会上,敲锣打鼓演奏的一种曲子特别好听,就萌发了学习这种曲子的念头。他要求村里的老人教他,专心学艺的他很快就掌握了曲子的演奏。

  林依伯介绍,目前,这首曲子在老家闽侯荆溪镇厚屿村,最多只有10个人会演奏。演奏完一整套乐谱大概要花七八分钟,鼓、大锣、大钹、小钹各由1个人演奏,小锣由3个人演奏,共需7个人一起合作完成。1988年,他曾组织村里的7个小孩一起学习演奏,但如今他们已长大成人,很少有人再去演奏这种曲子了。

  由于了解这种音乐的人越来越少,林依伯萌发了整理出曲子乐谱的念头。为了弄清楚乐谱的起源,他曾查找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他从乐谱的各个节目名称五更锣、斩妖、七锦江、舞狮等中推测,这首曲子很有可能取意于清朝乾隆下江南的史实。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节奏,他专门乘车回老家,请教村里很多懂乐器的老人。他把曲谱的前奏、过门小区等分别用循环的轨迹表示出来,将这些口头传授的乐谱经过改进、创新,整理成了一本锣鼓版乐谱“小书”。“画出来就像一把漂亮的扇子,外形如扇,组合如花,所以我叫它‘扇花谱’。”林依伯说。

  现在,因不能像以前那样,村里7个老人围成一圈演奏乐曲。每天早上林依伯习惯一起床就打开电子琴,弹奏一曲“扇花乐谱”。“我弹一遍乐谱,就像做了一次运动,每次弹奏完心情都很舒畅。”林依伯告诉记者。

  “我们都很喜欢听他演奏,他从来不看乐谱。现在很少有人会这个乐谱,我们常常过来听他演奏这个。”在林依伯家做客的一位亲戚说,看着林依伯那种聚精会神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融入到整个音乐中去了。

  “我现在很担心这套乐谱没人传承下去,民间艺术失传,那就太可惜了。”林依伯担心地说。

  (福州日报记者 昌利君)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