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方彬:舞出一片“夕阳红”
2008-08-31 21:57:37  作者:曾艳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左转身,右抬腿,敏捷的身手舞姿美;绿腰带,红腰鼓,粉红的鼓槌满天舞。早上7点多,几十名五六十岁的依姆早早地来到中洲岛“激情广场”,开始了一天的训练。舞蹈掩饰不住她们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她们都是仓山镇的农民。但就是这一双双在田地里握了几十年锄头的手,如今也跳起了最美的舞蹈。
   
  可别小看这支农民舞蹈队,他们还曾经代表福州去香港表演时尚的街舞,连香港市民也称大开眼界。
  
  放下锄头跳起炫舞
   
  说起这支农民舞蹈队,大家都会点头称奇。这群农民依姆,年龄最小的也有50岁,是不折不扣的“夕阳红”舞蹈队,而且大半辈子都没接触过舞蹈。但现在,傣族舞、马鞭舞、扇子舞、街舞,每个人都有一身的“舞艺”。
   
  都是拿着锄头种了几十年地的人,咋想到了跳舞?
   
  这可要归功于他们的“启蒙”老师——方彬。
   
  方彬今年68岁,是仓山小学的老师,教过音乐。退休后,她在仓山少年宫教儿童舞,小有名气。2006年,方彬突然接到仓山区老年体协的邀请,请她去给仓山镇的农民当舞蹈老师。
   
  教了大半辈子舞蹈的方彬毅然接下了“挑战书”,她坚信,只要有一个学习的平台,老农民也可以学会舞蹈。
   
  没有基础,那就从基础抓起。一开始,方彬针对老年人的运动量和接受能力编排了初级的舞蹈。为了让她们更好地接受,方彬把动作一个个分解,从基础动作教起,一遍遍示范,一个个纠正,直到每个人都学会为止。
   
  “这次跳得很整齐。”“对,大家都要这样笑得很灿烂。”没有接触过舞蹈,队员们的领悟能力难免会慢一些。有时候,方彬心里也着急,但每次,她都会满脸笑容地找出很多“亮点”来鼓励大家。“以前我教学生的时候,从来不表扬他们,因为一表扬,他们就会骄傲、自满。但现在不一样,这些淳朴的村民很实在,一个小小的鼓励,会让她们充满自信、充满活力。”方彬笑着说,这就是她训练的秘诀。

  舞出生活新气象
   
  炎热的夏天,每天苦练四五个小时,三天下来,这些依姆浑身肌肉酸痛,手脚都抬不起来。好在村民们都有股吃苦耐劳的韧性,就算第一天累得抬不起胳膊,第二天又乐呵呵地来接着练。
   
  队员们对舞蹈为什么这么热爱?因为她们跳的是属于自己的“农民舞蹈”。 方彬告诉记者,在编排舞蹈时,她特别结合了很多插秧、割稻、擦汗、挽袖的农民劳动动作,加以艺术处理,处处体现农民生活。“量身定做”的舞蹈,跳出自己的味道,村民的积极性自然也高了不少。
   
  施超英是仓山镇先锋村最早参加舞蹈队的村民之一。和其他村民一样,当初她也只是被村里动员,去凑凑热闹。没想到这一跳,就跳了2年。在她的时间表里,早上要训练,中午做家务,下午休息一下,又要忙着准备晚上演出。一天到晚,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跳舞上。而2年前,她的时间表里只有做饭和打牌两件事。
   
  “以前,每天做完家务,就和村里人忙着打牌,日子一天天就混过去了。跳舞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想都不敢想。跟方老师学跳舞后,我就一心扑在跳舞上,哪还有心思打牌。现在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了,充实多了。”
   
  现在的先锋村,有三四十人参加了舞蹈队,村里跳舞的热情越来越高,打牌的人越来越少。
 
  点燃一片“夕阳红”
   
  年轻的短发、卡通T恤、半截滑板裤、厚底舞鞋,68岁高龄的方彬身上充满时尚气息。再看看她的队员,也是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她们个个都能跳年轻人才会的街舞。去年她们代表福州去香港表演,连香港市民也称大开眼界。
   
  “老年人也可以赶时髦,我们的这支舞蹈队不仅要跳,还要跳最新颖、最好看的舞蹈。”方彬告诉记者,舞蹈队里都是老年人,大家交流多了,思想开阔了,身板硬朗了,青春也回来了。舞蹈队的魅力,让不少老年人慕名而来。到现在舞蹈队已有100多人。在学这套农民街舞时,大家有感而发,一致决定把舞蹈的名字定为“生活好了就想跳”。
   
  去年7月,仓山区在中洲岛组织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方彬又当起了负责人。每周二、四、六晚上7时至10时组织现场活动,前2个小时指导歌友唱革命歌曲,后1个小时教大家跳民族舞蹈。丰富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中老年人参加。
   
  舞友变成歌友,歌友变成舞友。中洲岛的激情广场人气剧增,每次活动都有上千群众参与。他们纵情高歌,尽情舞蹈,成为中洲岛上最靓丽的夕阳风景。
   
  渐渐地,激情广场上流传起方彬的一个外号——“岛长”。大家说,这个词是为方彬首创的,是她让中洲岛成了音乐的海洋、欢乐的海洋,是她在中洲岛上点燃了一片“夕阳红”。

    (福州日报记者 曾艳 实习生 梁诚 陈赟)   

【责任编辑:詹丹】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