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肖友棋:用青春为飞机造“窝”
2007-07-21 21:30:13  作者:罗国平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1969年12月,年仅18岁的仓山建新人肖友棋,与300多位福州热血青年一道,奔赴云贵高原,加入空军某部。那是个备战备荒的年代,3个月的新兵训练后,肖友棋所在的空军工程团到云南砚山执行飞机掩体的建设任务。从那时起,肖友棋在长达8年的军旅生活中,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为飞机造“窝”的事业。
  
  砚山飞机掩体工地位于云南昆明附近的一个山谷。这个工程包括隧道掩体和隧道外的跑道。隧道掩体长达3000米、宽30多米、高20多米;掩体外的跑道也在3000米以上,跑道两边是停机坪、雷达站、维修站。肖友棋所在的团共有1400多人,有3个营12个施工连队,负责工程的施工;另外还有机械连队、汽车连队、维修连队、工程司令部,人数加起来也和施工连队相当。掩体工程从挖隧道掩体开始,施工连队分成两拨,从山的两边对挖。施工队的高个子负责打风钻,小个子负责搬运(也叫“扒渣队”),肖友棋被分到了“扒渣队”。隧道开口以后,战友们的工作场地进入了洞中。风钻队员一次打出四五十个炮口,爆破组装完火药,从远到近点燃导火线,伴着沉闷的爆炸声,山体被震得一阵“颤抖”。半个小时过后,浓烟消散,安全员打着手电筒进去排险。随后,“扒渣队”队员手推推车,负责装卸、搬运石头。隧道中的推车铁轨都安装有扳道叉,推车在途中可以变道,进进出出的推车不会互相拥堵。“扒渣队”进去之前虽有安全员排险,但悬挂头顶的石头坠落或哑炮突然爆炸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有的战友就这样牺牲了。
   
  隧道阴暗、潮湿,温度只有10摄氏度左右,几年的挖隧道工作,让不少战友得了风湿病。工程兵穿的棉袄膝盖、胳膊上都打着补丁,有些地方还能看到没洗净的血渍。而“扒渣队”队员天天搬石头,棉袄很容易被磨破,棉花从破口处裸露出来,大伙儿都戏称自己是“绵羊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工程队的生活也很艰苦。战士们常饿肚子,下饭菜一般是南瓜、土豆和咸菜。山东咸菜一运就是一车皮,部队在伙房边挖个池子,把整车皮的咸菜埋在池子里封存起来,需要时再拿出来。每周五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战友们可以吃上猪肉,但一个连队120个人也只能分到27公斤肉。
   
  在备战备荒的年代,战士们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周七天都上工地。休息的时候,大家一起读报、学习《毛泽东选集》、交流学习体会、与战友和首长谈心。晚上常有电影看,《白毛女》《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轮流上映。由于时刻处于战备状态,看电影时,也要挎着枪,背上背包当椅子坐。
   
  凭着自己的踏实肯干,肖友棋被提拔为副班长,和班长一道佩上了令人羡慕的冲锋枪。1973年砚山掩体工程建设完成,肖友棋被记个人三等功,荣获连队嘉奖一次。离开工地前,肖友棋和所有的掩体工程建设者一道,以班为单位,被送上伞兵训练飞机,绕昆明城市飞了两圈。随后,他随部队转移到贵州,接受新的掩体工程建设任务,直到1977年退伍。
   
  (福州日报记者 罗国平 实习生 温昭云)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