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县市新闻
从农村剩余劳力到“老总” 龙峰村开拓致富新路
2008-09-06 22:10:01  作者:李智勇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连江县马鼻镇龙峰村村民薛相许6年前的身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今天的身份是“老总”。这个转变过程他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惊讶。原来他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6年前,同村的建筑界能人薛栋光把他“转移”了出去,带他到江西的建筑工地“上班”闯市场,从小工头做起,如今薛相许已成为江西康盛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

  薛相许是龙峰村“转移大军”中的一个。近年来,该村共有200多名中青年劳力,被村里建筑界能人带到省外共同致富闯市场,如今有三四十人已成为身家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的小老板。2008年春节,回家过年的村民把20多辆奔驰、宝马等名车开了回来,一时成为当地美谈。龙峰村也被誉为建筑之村和小康之村,全村182户738名村民,8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建筑业或房地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

  6日记者在龙峰村采访时,村支书薛祖平说,龙峰村的富,其实是“逼”出来的。

  龙峰村位于罗源湾畔,全村人均可用耕地才0.039亩,生产生活空间极为狭小,以前遇到旱季,一些村民只能外出做些泥瓦活维持生计。

  村民薛弟许、薛佑许、薛栋光是全村最早“转移”的一批,上世纪90年代起,他们凭借一把瓦刀闯天下,相继转战安徽、上海、江西等地,从泥瓦工干起,到包工头、小老板、与人合股开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原始积累。2002年,3人共同创立了康盛房地产公司。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一些乡亲也“转移”了出去,大家互相帮扶,很快就把事业做大了,随后成立了吉安康盛等5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创业者抓住了房地产业发展转型的黄金期,大胆拓展省内外建筑市场,飞速壮大,并涌现出数位千万富翁。

  龙峰村这些建筑界能人富了,没有忘记其他乡亲。他们利用自己在外的经验和经济实力,不断把村里一些赋闲的年轻人带出去开阔眼界闯市场。这些年轻人起初有的在建筑工地做管理人员,有的做包工头,村里能人则在经费、项目上支持同乡,扶持他们创业壮大,很快,这些 “剩余劳动力”不少都成了小老板。此外,先富起来的村民在拿到建设项目后,以不同方式吸纳乡亲们入股,很多村民成了“股民”,坐享项目开发收益。目前,龙峰村有60%的农户入股本村建筑企业或房地产企业,多则几十万元,少则十几万元。

  2002年以前,龙峰村没有一栋楼房,都是土坯房。2002年,薛弟许盖了全村首栋3层小洋楼,成为全村最高的建筑。而今,一栋栋小洋楼在龙峰村拔地而起。薛弟许的小洋楼,如今在龙峰村已不太显眼了。

  编后语

  苟富贵,无相忘。这句古语听起来有些俗,但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龙峰村的乡亲们就为这句话提供了一个新的演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些劳动力走出农村后,怎样才能少走弯路?怎样早就业,以至于走上创业之路?这是需要研究的。

  龙峰村的先行者趟开一条路,回头我拉你,你拉他,同奔致富路,村民们“转移”的成本就低了,“转移”的路子就宽了。当然,这也要建立在乡风淳朴、乡情深厚的基础上。

  前一阶段,福州各县(市)区着力实施“回归工程”,重在资本的回归。而龙峰村的“转移”,其实也是一种回归。龙峰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探讨,乡情纽带带动的“转移”可以成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课题。

  (福州日报记者 李智勇)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