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福建漳州食盐抢购风波追踪
2008-06-27 08:26:09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网福建6月26日电题:福建漳州食盐抢购风波追踪

    新华社记者项开来

    地处东南沿海的漳州市是福建省重要食盐生产基地,6月初,这里遭遇了一场食盐抢购风波。风波源自一则“海水污染、食盐将不能食用”的谣言,抢购风从漳州市下辖的云霄县东厦镇波及漳州全市。抢购风波现已平息。

    有识之士认为,漳州食盐抢购风波提醒人们,须谨防环保谣言破坏社会安定稳定。 

    突如其来的食盐抢购

    “太疯狂了,从没见过这样抢购盐的场面。”漳州市龙文区一家小超市的老板说。这位老板告诉记者,顾客平时一般一包两包购买食盐,6月1日下午却是十包二十包地购,有的甚至扛走一箱。第二天早上,这家小超市的10多箱食盐售光。

    “盐一下子就卖光了,来问的人很多,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人来买盐”,云霄县城关一家食杂店老板说。在漳州多个县市,不少商店老板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商店里的食盐已被抢购一空。

    谣言的最初发源地在云霄县东厦镇一带。“盐水受到污染、海盐今后将不能食用”是谣言中的“主流陈述”,并快速传播衍生出新的版本。有说海水污染,以后不能再生产盐;有说四川地震造成生态破坏,产出的食盐已不能食用;有说地震灾区堰塞湖溃坝,污染物流向大海污染海盐;有说漳州出现猪瘟,要用碘盐消毒,消耗大量食盐……

    6月2日,抢购风波扩大到云霄全县以及与云霄接壤的平和县安厚镇、漳浦县沙西镇,很快波及漳州全市。云霄县食盐储备量本可供县城食用半个月,抢购发生后,整个县城的仓库以及超市的食盐脱销。

    紧急“救市”

    云霄县的食盐储备一般维持全县45天左右的供应量,抢购发生后,整个县城的仓库以及超市食盐全部脱销。6月1日当夜,漳州市盐业部门紧急组织调运40吨食盐投入云霄市场,一场从未有过的食盐“救市”行动在漳州展开。

    漳州市盐务局副局长王星光告诉记者,该局于6月1日下午5时左右接到云霄抢购食盐的消息,立即启动了漳州市食盐储备应急预案,调运食盐投入市场,缓解群众恐慌情绪。同时做好市场监控,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消息辟谣。

    食盐源源不断地配送到漳州各县市供应点和超市。6月1日至3日,漳州市盐务分公司共组织调运食盐979.5吨,相当于平时25天的供应量。到6月6日,紧急投入市场的食盐达1856吨之多,抢购风波渐趋平息。

    谈到成功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食盐抢购风波,王星光表示,及时组织货源投放市场,缓解群众恐慌心理、最终平息抢购。在一些商场超市,平常并不起眼的食盐被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漳州一位市民说:“当看到店里不停有食盐运来,大家就觉得没抢购的必要了。”

    警惕谣言“杀伤力”

    抢购风波平息后,家里大包小包的食盐让漳州一些群众发了愁,大家对当初误信谣言、荒唐抢购感到不可思议。“现在觉得很可笑,可当时看到别人都去抢,自己也就跟着去了,根本没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可以一年不买盐巴了。”云霄县一位林姓群众说。

    位于福建沿海的漳州市,一年产盐4万多吨,无论是产量还是库存,保障漳州市场供应没有任何问题。漳州发生食盐抢购风波,让不少漳州市民感到不可思议。

    云霄县的一位方姓群众认为,当今社会信息发达、传递快捷是个“双刃剑”,当谣言不断被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手段传递,而政府的辟谣却没有同步跟上,谣言就获得了爆发性传播的可能。

    “一则所谓的海水污染的谣言在群众中产生如此大的恐慌心理,在信息越来越公开的今天,确实令人难以置信”。长期关注环保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生童志锋说。

    童志锋分析,因“海水污染”谣言而产生的抢购食盐风波看起来十分荒唐,但说明当前社会大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敏感和紧张心理,以污染为由头的谣言具有如此“号召力”和“杀伤力”,值得警惕。他认为,漳州食盐抢购风波给地方政府提出了警示,如何正确引导群众对污染问题的关注,避免一般群众因对污染问题的“不正确认知”,而造成社会公共事件,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信息传递日益复杂的今天,加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完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还有更多的作为空间。”童志锋说。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