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把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
2008-06-16 14:58:29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网厦门6月16日电(记者项开来)日前,福建省晋江市举办了一次外来学生“十佳百优”的评选活动,这一活动在晋江数十万外来农民工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仅学习优良,而且能歌善舞,在大会上尽展才艺时,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们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来晋江打工的最大收获。”

  在农民工感慨的背后,是晋江市不遗余力推进公平教育的努力。几年前,晋江市政府就作出了“不让一名农民工子女上不了学”的郑重承诺。目前晋江市中小学中的外地学生达到10万人,一个“本外杂处、公平融合”的义务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

    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是包括外来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的努力所致,发展的成果理应为全体劳动者共享,让农民工子女享受与本地学生相同的优质教育,是地方政府落实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责所在。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明确了“公立校、输入地”两为主的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但各地在执行中却悬殊甚大,一些地方向农民工子女开放的只是城郊接合部的薄弱校,有的还将本地生和外地生区分得泾渭分明,以至外来农民工子女倍感压力。

    好的政策更需不折不扣的执行,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不仅要让他们“有学上”,还要让他们“上好学”,让这些外来孩子与本地学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早在2005年,晋江市就把区内绝大多数小学和所有初中列为农民工子女就学定点校,政府还以文件规定,凡是有能力接收的学校,就要无条件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有些政策目前已经得到落实。

    经费的保障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2007年晋江市教育经费支出达6亿多元,其中40%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为解决大量外来生流入而带来的师资短缺,晋江市公开招聘了1100多名聘用合同管理制老师,仅办理养老、医疗等保险,一年就需投入经费近2000万元。这些做法值得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深思。

    在实现了“有学上”的同时,晋江市着力推动融合教育,让10万外来学生真正融入当地,以公平教育的实践让外乡的孩子在这里身心健康成长,培育出一批素质优良的新晋江人。晋江市要求,在评选评先、入队入团、社会实践、升学等方面,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农民工子女在报考高中时,同本地初中生一样可以报考各级达标中学和职业学校,这次“十佳百优”的评选活动就是一例。(完)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