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谨防建陶产业成“香饽饽”
2008-05-05 17:46:46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网福州5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项开来、涂洪长)建筑陶瓷可谓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随着沿海地区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对建筑陶瓷行业形成“逼出效应”,产业转移压力越来越大。

    福建省是国内建筑陶瓷重点产区之一,福建一些地方为陶瓷行业的治污头痛时,一些内地省份的地方政府却前往招商引资。

  高污产业治理难

    晋江市磁灶镇是福建省建筑陶瓷生产重镇,2007年全镇建陶产业产值55亿元。多年来,建陶产业成就了磁灶镇的支柱产业,但严重的污染问题让附近群众怨言不断。虽然是个晴朗的天气,但磁灶镇的天空灰蒙蒙的,路边的水沟流淌着污水。

    磁灶镇的建筑陶瓷产值不算小,但在福建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晋江市,这只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30左右。随着节能减排工作受到重视,建筑陶瓷“污染大户”面临生存危机。“有位领导说,半年内污染问题搞不好就停产,但200家企业说停就停谈何容易!”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给镇政府带来巨大压力。

    磁灶镇一位干部向记者介绍,2007年以来,地方政府对建筑陶瓷行业的节能减排“动真格”。磁灶镇建筑陶瓷行业治污重点是除尘,全行业120座干燥塔中有108家安装了布袋除尘设备,除尘效果明显,困扰多年的粉尘污染问题有了好转。

    窑炉燃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酚水污染是陶瓷行业的另一大污染源,虽然磁灶镇将酚水问题列为2008年治理重点,但至今一筹莫展。

    福建省陶瓷协会负责人叶少芬说,酚水污染是陶瓷行业的一大治污难题。

    “我们找了半年,甚至请来荷兰专家,但至今没有找到好的处理技术。”磁灶镇一位干部说。

  建陶产业成“香饽饽”?

    就在磁灶镇为酚水治理问题伤透脑筋时,这里的建筑陶瓷产业被不少地方视为招商引资争取的“对象”。“不少内地省份来招商,他们在上马建筑陶瓷产业园。他们提供的招商条件优惠,如500亩地送200亩,有的甚至给二三千亩地,还有免税什么的。”磁灶镇一家建筑陶瓷龙头企业的总经理说。

    记者翻看《陶城报》发现,上面刊登的招商广告显示,不少地方在上马陶瓷产业园,动辄1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的规模。

    “建筑陶瓷吃的是土,吐出的是废气污水,沿海产业转移是趋势,但现在一哄而上,一定程度说明治污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准入门槛太低。”一企业负责人说。

    建筑陶瓷“吃”土“吞”煤的胃口有多大?据介绍,一平方米的外墙砖,用土30多斤,耗煤5斤左右。一位企业人士说:“一平方米光重就有26斤,才卖14元左右,是卖资源呀。”

    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担心,国家推动节能减排是要淘汰一批治污不达标的企业,现在不少地方上马陶瓷产业,将为那些治污不过关的企业提供生存土壤。“本来已经难以生存了,现在却有一些地方招商”中国建筑陶瓷协会副会长、晋江华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良说。

    吴国良告诉记者,建筑陶瓷行业走过了一条高污染、高耗能的弯路,现在面临产业转移、行业重组的转折,建立严格行业准入的节能、治污标准,借产业转移之机推动产业升级十分必要。“我们协会开会常讨论这个事,但难以实施,沿海不要了,其他地方却要。”吴国良说:“我常遇到来招商的内地部门,他们谈的是政策优惠,少有人提环保问题。”

    叶少芬分析认为,现在一些地区建陶瓷产业基地,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发展而漠视环保问题。叶少芬表示,节能减排工作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相较于先发展地区,后开发地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资金积累都处于劣势。如果无法建立强制性的环保门槛,“产业转移就是将污染从沿海挪到内地,这应引起大家重视”。(新华社专稿)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