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福建省创新服务海西司法先行机制
2008-04-28 19:46:07  作者:陈杰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社记者 郑良 福建日报记者 黄少鹤     

    海西先行,司法审判工作也要先行。福建省法院紧密联系审判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涉台审判、司法调解、司法救助等机制,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求先行、走前头。

    福建省高院负责人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个先行区建设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法院必须拿出先行的胆识和魄力,探索创新司法先行机制,公正司法、忠诚履职,当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司法调解机制助推社会和谐

    司法调解是我国司法事业的优良传统,被誉为“东方经验”。

    与判决相比,调解结案具有化解矛盾、减少对抗、增进和谐的独特价值。福建省法院既继承优良传统又敢于先行先试,将调解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倡导当事人以和为贵,探索创立了以诉讼调解、行政协调、执行和解为主体的司法调解新机制,司法调解焕发出新活力。

    其中,全国模范法院晋江市法院首创的“司法功夫茶”尤具特色。

    晋江法院把以茶待客的闽南习俗融入调解工作,探索出茶桌调解法,将泡茶品茗与诉讼调解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没有法庭上剑拔弩张、唇枪舌剑的紧张气氛,法官与当事人围桌而坐,在泡茶聊天、促膝谈心中,理清双方争议焦点,寻找平衡利益的契合点,并适时提出调解方案,共同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在礼让谦和的氛围中,许多矛盾纠葛犹如清茶淡水般渐渐消融,双方当事人从对抗走向共赢,握手和好。

    调解机制创新,首先源于司法理念与审判思维的创新。“案件不分大小,审级无论高低。只要案件存有1%的调解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在我省,许多法官已经养成善于调解、乐于调解的司法技能和良好作风。去年,全省法院调解撤诉率达56.87%,比5年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司法救助机制体现人文关怀

    泉州市泉港区连老汉的儿子与他人发生口角被打成重伤,后因脑后伤引发继发性癫痫。但加害人只支付了3万元,便无力赔偿。终身务农的连老汉为了给儿子治病,只好四处举债,艰难度日。

    为帮助连老汉这类因遭受不法侵害而陷入窘境的弱势群体渡过难关,泉港区法院在全省率先设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救助基金,对债权难以实现、生活确有特殊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给予临时性、应急性、一次性的司法救助。连老汉领到5000元救助金后,激动地说:“法院体谅我家的不幸,关心我的生活,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司法救助,是福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彰显司法人文关怀的具体实践。全省许多法院相继成立司法救助机构,在政府支持下建立司法救助专项基金,并从救助条件、程序、方式等方面着手,先行探索建立司法救助机制。

    因货源之争,果品批发经营户曹某与邻铺业主发生矛盾。对方雇人持枪打伤曹某,致其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法院终审判决5名罪犯赔偿曹某35万元。法院虽多次采取执行措施,但几名罪犯均无力支付,被害人一家生活陷入困境。2007年1月,福州中院首开全省法院刑事受害人司法救助之先例,决定给予曹某一次性救助2万元,解了曹家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近5年来,全省法院共发放司法救助款117.33万元,帮助困难群众268人,为25520件案件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7960.48万元。

  涉台审判机制凸显区域特色

    “漳州法院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合议庭公正高效处理涉台纠纷,维护了台商合法权益。”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漳州市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近日对记者说。

    去年7月,漳州中院及辖区内台商相对集中的8个基层法院在全国先行一步,成立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合议庭,专门负责审理涉及台商、台资企业的纠纷案件。截至今年2月底,共受理一审涉台经济纠纷案件54件,标的额3027万元,已审结50件。

    福建省靠山临海,与台湾仅一水相隔。随着海西效应的逐步显现,对台商贸交往活跃,人员往来频繁,由此引起的各类纠纷案件相应增加。探索建立涉台审判新机制,确保涉台纠纷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裁判,成为司法先行的重要课题。漳州法院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合议庭,就是其中一大亮点。

    在涉台审判工作中,全省各级法院坚持优先审查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行。同时,针对涉台案件在送达、证据调查、证人出庭作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调研,完善机制,积极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涉台案件8568件,为闽台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