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三大不利因素重创闽北柑橘产业
2008-12-30 08:40:06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社福州12月28日专电题:三大不利因素重创闽北柑橘产业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

    受经济大环境、四川广元“蛆橘”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闽北主要柑橘产区出现柑橘滞销、到期不采和严重跌价现象。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农民合作社想方设法为柑橘打开销路,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难以根本扭转颓势。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对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开始显现,今年柑橘产业增产难增收已成定局,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值得重视。
    
    柑橘销售遭遇惨淡


    已到了12月中旬,南平市顺昌县埔上镇的果农杨熙潘承包的150亩蜜橘林还挂满果实,过熟的橘子颜色鲜艳却乏人问津。杨熙潘说,整片果园的产量大概在20万公斤,到目前为止采下来2万公斤,以每公斤0.48元的价钱卖掉了1万公斤,除掉采工和运输成本,1万公斤橘子最后只到手200多元。    
    杨熙潘介绍,去年这时橘子已经全部卖完,1公斤橘子售价在0.8元以上,总收入超过10万元。现在采果卖果连成本都捞不回来,卖得越多亏得越大。
    据南平市农业局提供资料,蜜橘是南平的主栽品种,约占柑橘总量的32%,采摘上市期从8月中下旬到11月,苦于价格低、无销路,目前该市顺昌、建瓯、延平等主产区大约仍有5万亩应采蜜橘挂树未采。当前正是柑橘花芽分化时期,如不能及时采果,柑橘难以恢复树势,必将影响到来年产量。
    前期积压的蜜橘已影响到后期上市的芦柑和脐橙等销售。闽北柑橘产区今年6公分以上的芦柑价格约为每公斤1元,同比降了40%;销售量也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70%。

    三大不利因素重创柑橘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主要有三大不利因素对柑橘产业造成严重打击:
    一是全国柑橘供应充足。因为美国、巴西等柑橘原产国种植面积萎缩、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柑橘种植北移,近年来全国柑橘产业发展迅猛;湖南、四川等柑橘产区并未因年初雪灾而造成减产,今年全国柑橘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集中上市导致市场饱和。
    二是四川广元“蛆橘”事件影响。来自吉林四平水果批发市场的经销商张中生表示,10月22日晚电视播出“蛆橘”新闻之后,其原本一天批发200多公斤的铺位整整三天没有卖出一个橘子。
    三是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造成消费萎缩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面临困难,包括柑橘在内的许多农产品都面临着内需不足、外需受阻的困境,价格一降再降。搞了20多年柑橘流通代办的顺昌果农陈清然说,福建蜜橘很大一部分被加工成橘瓣罐头用于出口,但他给浙江等地的罐头厂商联系时却接到很多停工停产的消息。
    除了上述三大原因之外,柑橘产业本身的问题如加工比例低、产区品种特色不明显、优质果品率低、消费者缺乏对柑橘果品及产区的必要了解等也是重要原因。

    转危为机任重道远

    面对柑橘产业和果农的实际困难,福建省和南平市各界积极展开帮扶行动。南平市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柑橘流通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个部门想方设法为柑橘销售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如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制定柑橘销售的奖励措施,吸引各地经销商;交通路政管理部门确保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免收一切通行费,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不卸载。运输部门在原运价基础上下调25%,最大限度让利果农和经销商;农业部门由原来的柑橘调运申请检疫改为事先做好产地检疫调查。
    这次危机也给果农适应市场经济带来了契机,以往顺昌的很多果农习惯以大小不分、良莠不齐的统货形式卖果;今年形势比较严峻,订单较少,好不容易来一个大单却要求先初选分级,集中发货,结果果农供应能力跟不上。目前,顺昌正在动员各个乡镇的柑橘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培养一批面向市场的果农,以早日提高当地柑橘的商品化水平。
    柑橘流通模式亦应引起反思。以往从果农手中收购柑橘的多为小商小贩,实力较弱,市场开拓能力也不足,一旦柑橘行情不好,这些人就毁约拒收,造成果农和市场脱节。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合作社要真正发挥作用。规模经营、风险共担的合作社供应能力强,在市场行情不理想时和经销商的价格谈判也处于较有利位置。
    目前,福建省内已有多家媒体和建瓯、顺昌等柑橘产地展开专场促销活动,在产区无人问津的柑橘在一些促销活动中竟然遭到哄抢。媒体、政府与市场联动的方式对缓解农产品积压,减轻农民损失、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较为明显,由此也折射出以往农产品“卖难”中存在的供销脱节、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等因素。 (完)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