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农运会)农民需要体育 体育需要农民
2008-11-03 08:40:16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网泉州11月1日体育专电 题:农民需要体育 体育需要农民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1日在福建泉州落下帷幕,历时7天的农运盛会留下了许多精彩瞬间和珍贵记忆,让人难忘,让人留恋。开、闭幕式上气势恢弘的文艺表演、“农味”盎然的特色比赛、农民兄弟的激情呐喊、志愿者的灿烂微笑……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这是一届没有辜负9亿农民期待的成功盛会。而越走越宽的农运会20年之路亦充分表明:农民需要体育,体育需要农民。

    农民需要体育。流行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口号“先要有健康,才能奔小康”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农民朋友越来越意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劳动不能代替体育,农村一样需要“多样化、常态化、现代化”的体育锻炼方式。体育不仅是促进和保证身体健康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奔小康路上的9亿农民有理由、有愿望与丰富多彩的体育结缘。

    农民需要体育。“三农”工作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是“三农”工作的重要一环。应该看到,因为收入低,生活条件苦,劳动强度大,卫生医疗条件差,中国农民人口数量最多,参加锻炼的人口却最少。在日益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体育领域的“城乡差别”不应成为常态;繁荣农村体育如重任在肩,应认认真真抓紧,扎扎实实推进。

    体育需要农民。走过20年历程的农运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根本在于它一直以贴近农民、贴近农村为求新求变的方向。而“由农民参加、让农民观看,展农村特色”的农运会也带来了阵阵新风: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比赛富于娱乐性和观赏性,运动员重在参与,享受比赛过程。农运会是竞技场,更是广大农民的“嘉年华”,在全球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农运会以其朴素风格和欢乐精神带给人们诸多启示。

    体育需要农民。千百年来,黄土地上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种种独特的文体方式,舞龙舞狮、扭秧歌,踢毽子,抖空竹……这些富于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活动,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体育文化的奇珍异宝。此外,民间体育中自由奔放的风格、“亦文亦武”的活动方式、健身先于竞技的思想等,同样是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三农”工作的不断推进,走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农民一定能早日享受到更为精彩、更为丰富的体育生活;而富于创造力和奋斗精神的农民兄弟,也一定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再写辉煌。(完)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