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新华时评:7吨多1元假硬币说明了什么
2008-11-19 14:41:30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社福州11月5日电题:7吨多1元假硬币说明了什么

    新华社记者来建强

    一元的公交车资很便宜,然而使用假币付车资成为无人售票公交车面临的一大困扰。前不久,福州市公交集团集中销毁了7吨多的1元假硬币,这些假币就是福州市区100多条公交线路一年来的“积累”。

    公交车成为假币的“重灾区”,不算什么新闻。近两年来,这在上海、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屡见不鲜。但仅仅一个福州公交系统一年就查获7吨多假硬币,这不仅让人感到惊诧,也让人深思。

    公交车成为假币“重灾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文明水平遭受污染的“重灾区”。无人售票公交车的出现,初衷是为了省去有人售票的麻烦,节约人力资源,给广大乘客带去更多的乘车方便。应该说,无人售票公交车是城市公交文明进步的明镜。如今,一些乘客却在一元钱的车资上动起了歪脑筋,城市公交文明蒙上一层阴影。一枚假硬币叮当落入公交车投币箱,就像是对社会诚信的一声沉重叩问。制假、售币、用假,已成为一条巨大的黑色利益链,把假币从地下黑窝递送到公交车投币箱中,日积月累才有了7吨多假硬币。

    公交车成了假币“重灾区”,还在提醒公安、金融等相关部门,要从源头加大查处和打击假币的力度,使假币无处藏身。

    福州市公交管理部门一度对防堵假币束手无措,呼吁乘客文明乘车,拒投假币,效果不明显;安装车载假硬币识别器来防堵假币也屡屡失效;推广电子钱包刷卡乘车,电子钱包却因城市流动人口比例过高而“卡”在难以大范围推广s的节点上。

    随着技术手段的成熟,无人售票的公交车也许可以有效防堵假币,但是,我们要意识到,提高社会道德文明,增进社会诚信,不能只挂在嘴上,更需广大公民把文明和守信渗透到诸如乘坐公交车这样的日常行为之中。(完)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