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福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战略抉择溯源
2008-11-14 10:10:18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得改革开放之先  树科学发展之魂

    ——福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战略抉择溯源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 福建日报记者兰锋     

    30年前,福建与广东一起被中央列入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此后,有着“台、侨、特、海”四大优势的福建,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一路劈波斩浪,贡献出了厦门特区、晋江模式、南平经验等一系列引领风气之先的改革样本,并提出“以智取胜”、“大念山海经”、“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等应时顺势的发展战略。在新世纪,福建又展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两个先行区的宏伟实践。

    30年风云变幻,30年与时俱进。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科学分析省情实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对引领福建发展的战略思路几经探索、丰富和完善,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为八闽大地的展翅高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策”动力。

    厦门特区与晋江模式

    尽管已走过27年的特区历史,厦门仍因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而成为国内、国际社会感受福建魅力的重要窗口。

    2008年的第十一届投洽会,以共签订投资合同517个、利用外资80.99亿美元的成果圆满落幕。

    1981年厦门特区开始建设时,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作出决定,厦门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的131平方公里。1989年,国务院又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获准设立的台商投资区。随后,集美台商投资区也获批成立。由此,厦门形成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格局。

    厦门特区的发展历程不乏奇迹。据统计,从1981年到2006年,厦门市的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8%、24%和22%,增幅之高举世瞩目。蓝天碧海、绿荫如带的环境,更让厦门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

    与厦门得益于政策优惠的起步不同,面积仅为福建省0.5%的县级市晋江的崛起,充满更多的草根意味。

    1994年12月,近百名经济学家在晋江召开的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讨会上,总结出“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路子”的晋江模式,与当时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并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

    再经过14年的发展接力,今日晋江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品牌之都”和体育产业基地。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从仿牌、贴牌到造牌;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开放给晋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拼才会赢”的信条更为晋江的发展提供了活力之源。30年来,晋江以“民办特区”的姿态,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现代化之路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山海经”的演进

    福建沿海特别是厦门、泉州,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起飞让人刮目相看。外出经商、求学的福建人,被看做和广东人一样具有两个标志性特征——有钱、口音重。

    然而,一枝独秀不足奇,万紫千红才是春。局部区域的繁荣发展,并不能遮盖福建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历史投入欠账多、资源禀赋不突出,加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条件造成发展腹地受限等,是福建谋求区域联动、实现共同繁荣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一思考,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那时,福建基础差、底子薄、财力小、资源缺乏,单纯依靠增加投资,建设新的工厂,或通过多耗费资源来加快发展,显然行不通。198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智取胜”思路。主旨是制定正确的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进步,更多更快地培养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重视科技进步,使经济建设在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上起步,缩短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过渡时间,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争取时间,缩短差距。

    正是在这一阶段,福建省提出念好“山海经”的战略部署,即在抓住沿海优势的同时,注意利用和开发好福建丰富的山林、矿产和沿海江河的水力、水产资源。强调沿海地区、内地山区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把促进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缘地区、海岛等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作为全省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大“山海经”战略成为贯穿福建上世纪的最后20年发展历程的一根主线。

    “以智取胜”的思路和“山海经”战略,凸显了福建的比较优势,抓住了当时引领福建整体发展的“牛鼻子”。而其中蕴涵的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兼顾,对科技、环保、人才的统筹考虑等,也成为福建下一阶段谋求科学发展先行的重要参考。

    此外,这一战略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造福工程”、“南平经验”和集体林改等一系列重要改革实践。

    1994年开始,福建开始实施造福工程,14年来全省累计搬迁38万人,整体搬迁4289个自然村,大致相当于一个县。

    1999年,南平市从市、县、乡三级选派科技特派员进驻乡村基层,开始了用制度把资源和工作重点重新移向农村的试验,此后10年中,先后下派干部一万多人次,成为推动农村政经发展的重要力量。“南平经验”以创新精神和对“三农”工作思路的有效开拓,引起了各界热议,成为福建在“三农”领域的一大制度建设亮点。

    2003年,福建在全国率先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山到户、还权于民”,充分释放出山区、林区的绿色能量。从2005年至今的4年,福建省每年植树造林面积都超过200万亩,比改革前翻了一番。目前,福建以62.96%的森林覆盖率冠居全国,这一数字比林改前提高了2.44个百分点,成为全国最“绿”的省份。 
  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到两个先行区建设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广东、福建、海南等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把加快闽东南地区开放开发写入十四大报告。随后,福建确立了“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然而,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开放,福建原来作为试点省份的先发优势逐渐弱化,侨、台优势也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竞争中淡化。统计数据表明,福建吸纳台资所占份额,从1991年的32%下降到2000年的3.8%。

    进入新千年,福建重新探索自身的发展定位。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合作与竞争势头强劲、闽台港澳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新格局,2004年初,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色、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

    这一新的发展定位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中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2006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党的十七大上,海西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50多个国家部委先后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从“海峡西岸繁荣带”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拓展,表明福建开始致力于改变过去20多年着眼于本省行政区划内经济建设的“行政区自我崛起”的发展路线,开始走以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线。

    海西战略因其贴近性、大局观和紧迫感,引起福建上下各界的广泛共鸣,海西建设步履坚实,成绩喜人。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249亿元、财政总收入128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分别是2000年的2.5倍、3.5倍、2.1倍和1.7倍。

    2007年底,福建进一步提出建设两个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在当年的省委八届三次会议上,省委书记卢展工代表省委提出:“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有关专家认为,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立足的是福建作为我国早期综合改革实验区,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港口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目的是推动福建的经济社会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前头,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长期跟踪福建发展的北京拓维研究院院长王毅表示,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的层次、路径和成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随着台海局势转暖、国内外产业梯次转移加快等环境变化,蕴集地缘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福建正处于多重机遇的交汇点。

    两个先行区目标上承改革开放之先,再借科学发展之风,福建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