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忧居•有居•优居——福州百姓住房30年变迁路
2008-11-12 10:33:52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奋斗8年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两室一厅’”

    唐庆声是幸运的,34岁的池云玉更是幸福的。“我和丈夫在福州参加工作,一起奋斗了8年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两室一厅’。”池云玉说。

    池云玉和丈夫1998年下半年进入福州一事业单位工作。从那年起全面推进的“房改”虽然没让池云玉赶上福利分房,但与许多人一样,她的住房轨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工作之初,只能住在单位的筒子楼。”池云玉说,“很快单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银行也推出了住房按揭贷款。随着福州市商品住房市场快速发展,我们还有了更多可选择的房源。”

    “持续推进的‘房改’工作将住房制度从计划经济引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这利于解决和改善多数人的居住条件。”福州市房管局副局长兰仰金说,1998年之前十年间,福州市以引进外资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的办法,加快旧城改造,累计新建成住宅1000多万平方米,先后有40多万居民搬进了新居。

    1998年后,福州房地产市场加速发展。截至2006年,全市新建住宅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更多市民过上了“有居”生活。兰仰金列举了一组数字:1978年福州城区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5平方米,政府每年民房基建投资200多万元,按此测算,单靠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福州城区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5平方米至少要30年。

    2005年底,池云玉和丈夫买下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福州商品房均价当时是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我们用8年积蓄和住房公积金,再向老家借点钱,没有向银行贷款,就把房子买下了。”池云玉说。
 “市场、保障并重”开创“优居”时代

    2006年开始,全国许多城市商品房房价快速上涨,福州也不例外。这年年底,福州城区商品房均价每平方米突破了5500元,2007年上半年直逼每平方米7000元大关。目前,受楼市行情持续低迷影响,福州房价回落至2007年同期水平。

    虽然相当一部分从单位分到福利房的人也开始为房子日益老化和面积太小不够住而发愁,但在高房价压力下,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有些难度。“导致高房价并非是福利分房的退出,而是楼市虚高以及政府曾在住房保障方面的缺位所致。”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说。

    陈培爱认为,去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把“保障性住房”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房改”政策向着“市场、保障并重”方向回归。同时,调控房地产的政策“组合拳”陆续出台,也挤掉了大量炒房泡沫,使楼市发展逐步重归理性。这些,预示着“优居”时代正逐步来临。

    2006年底以来,福州市启动实施了17项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竣工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已逾250万平方米。兰仰金说,目前福州市住房保障制度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了全覆盖,已有45%的福州市民住在政府建设的保障房里。他透露,福州新建的保障住房小区将以居住的舒适度与良好生态环境为建设目标,包括配建各类商业网点、幼儿园等,统一物业服务等。

    目前,福州市正提升保障房的建设进度和规模,着手扩大保障房的覆盖范围,解决不够享受“保障性住房”标准、又无财力自主购房的“夹心层”等的住房困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无疑让福州市民改善住房有了更美好的前景。(完)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