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聚焦新闻
(农运会)“过去时”项目凸显农村改革开放成果
2008-11-01 09:49:46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号
    新华网泉州10月31日电 “过去时”项目凸显农村改革开放成果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

    正在福建泉州举行的第六届农运会比赛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不过观众对于比赛中的一些项目却产生了“陌生”的感觉,其中部分项目不但城里观众不熟悉,就是不少农村观众也多少有些“眼生”的感觉,因为少数比赛方式、比赛用具等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对于这种“过时”现象,在田径赛场担任裁判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中民说,这恰恰说明了中国多年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

    “过去时”项目很“新鲜”

    在农运会自行车载重比赛项目的赛场上,记者连续三天见到了惠安县崇武镇龙西村一身惠安女服饰的刘亚三。谈到比赛所用的28加重型自行车,她说:“现在这种车比较少见了,年轻人都骑摩托车,骑自行车也是骑跑车了。”

    42岁的刘亚三说,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学会骑自行车了,以前开过店,当时就用这种自行车载货,不过1995年她就有了摩托车,现在再看这种自行车就有些稀奇的感觉了,“我的一个同学那天看到这种自行车,还说要给我骑骑多好啊。”

    崇武镇潮洛村的汪丽婷说,过去她打工的时候要骑自行车半小时上班,现在新时代,骑这种自行车的人少了,“这一代的惠安女好多都开小车了。”

    汪丽婷对农运会项目“过时”深有体会。她说,从电视里看过农运会的插秧比赛,现在是一些偏远的地方还在用手插,其实许多地方都是用机器插秧了。

    在自行车载重比赛赛场所在的惠安县崇武镇,人们所能见到的摩托车数量远远多于自行车,观赛人骑来的摩托车与比赛所用的笨重的自行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崇武镇边防派出所警官陈群峰说:“改革开放使农民富起来了,10年前就感觉摩托车多得不得了,现在在福建,摩托车普遍多于自行车。”他说,这两年电动摩托车在这里很流行,两三千元一部,有的来这里长期打工的外地人都买,打工一个多月的收入就够买一部,“经济发展了,人均收入提上去了,农民富起来了。”

    张中民认为,虽然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等原因,农运会一些项目的比赛形式有可能“过时”,但是农运会对于增强农民健身意识、促进农村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过去时”体现农村变化

    虽然农运会的一些项目有“过时”之嫌,但是人们对于这种“过时”却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认为这恰恰体现了农村近些年来可喜、快速的变化。

    汪丽婷认为,农运会很好,给了人们了解农村体育、增加健身意识的机会,而农村的健身意识也确实在增加。她说,崇武镇每个村都配备了健身器材,平时玩的人很多,镇里的广场每天都有好多人在健身,不过以老年人为多,而年轻人大部分是去健身场所锻炼身体,像瑜珈、跆拳道等都有好多人参加,现在镇里的健身场所有三四家。

    “农运会在家门口开,一定要来看看。”汪丽婷说,“现在生活好了,老年人的健身意识都变了,以前要他们参加锻炼,他们会说,反正做农活也是锻炼,而且做农活都累得要死,不愿意参加,现在他们都知道做农活跟锻炼是两回事,闲下来的时候在家里坐都坐不住,没事就自己去锻炼了。”

    陈群峰说,一个项目的“过时”,体现的是农村的深刻变化,农运会比赛使用的自行车体型大、载重多,以前被当地人称为“大巴”,是农村“三大件”之一,不过现在农村“三大件”中早就不见了自行车的踪影,“三年前我们这里的新‘三大件’是电脑、摩托车、VCD,现在最新的‘三大件’则是车子(轿车)、房子和票子。”

    张中民说,现在经济发展了,一些城市里的健身项目在农村同样得到了发展,这方面的城乡差别在缩小,农运会的项目一直在不断完善当中,力求使其能够反映农村特色。他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农运会的项目仍然给人们“过时”的感觉,反映了农村机械化的成果,更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凸显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完)

【责任编辑:陈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