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社会
“党报记者乡村行”走进福清市港头镇草柄村(图)
2012-04-08 21:22:55  作者:陈敏灵 何海铭 张铁国 王元锴 贺鹏 刘复培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核心提示

  中央确定今年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4月7日,本报“党报记者乡村行”走进福清市港头镇草柄村,对该村“三位一体”党建促发展模式进行专题采访。

  党建“三位一体”,就是推动党支部与农户、经济体发展一体化,从而实现党支部组织创新、农民增收受益、农村经济发展的多重效果。在当天的采访中,本报记者感受到了草柄村践行“三位一体”、用党建引领农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草柄村整齐的连排小洋楼

  农村新视点

  党建引领促发展 和谐幸福一村人

  穿过五拱大门,里头芳草茵茵、绿树环绕;远处是精巧别致的欧式凉亭、现代化的篮球场,近处是功能设施完善的健身设备、应急篷宿区、公厕……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像这是一座农村公园。占地15亩的龙湖公园,是港头镇首座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中心公园。7日,记者对草柄村的采访就从这座公园开始。草柄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勇说,近年来,依托市、镇、村三级联创抓党建,村党支部积极实践、大胆创新,推动了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推动旧村改造 实现“零上访”

  “人人住上小洋楼,家家门前有景观,和谐宜居新农村。”王长勇这样形容规划中的草柄村。

  现在的龙湖公园是原来旧村的中心地段,从2000年起至今,这里46栋百年旧危房和几十座老民宅全部拆除,实现了“零补偿、零上访”和搬迁不占用一分耕地的“奇迹”。

  村民王命栋家有一栋百年祖屋被拆除了,这栋祖屋涉及多名老华侨,起初整个家族坚决不同意拆除。为此,村党支部成员一次次拨打越洋电话,并把家乡的变化拍成录像,捎给老华侨们看。“这么多乡亲都同意无偿捐出祖屋,建设美丽草柄,我们当然也支持。”王命栋说。

  在草柄村,村建与党建紧密相连。近年来,村里已有10多位威信和文化程度高的致富能人和优秀分子被吸收为党员,成为带动村建的生力军。此外,村党支部平常与在外创业的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他们反馈家乡的建设情况。

  党员黄命官在昆明创业,听说村里要修路建校,积极捐款捐物;在广东办企业的入党积极分子吴朱华,为村小学建设捐了5万元,为村道路硬化捐出15万元……在草柄村,随处可见像“爱乡村”“秀娟楼”这样的捐款碑匾,这些碑匾反映了村民对建设家乡的关心和支持。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