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无饮食车厢吃客不断 福州公交一天产3万多篓垃圾
2012-04-20 11:00:33  来源:东南网  【字号

  法学专家建议出台“公交禁食”地方性法规

  本报讯(法制今报记者 赵忻)春节之后,福州数条公交线路开始推广“无饮食车厢”,2个多月来的效果如何?法制今报记者日前调查发现,“无饮食车厢”里仍是吃客不断,福州公交车一天要产生3万多篓垃圾。为此,法制今报法学专家建议尽快出台“公交禁食”的地方性法规。

  4月17日上午7时许,法制今报记者来到火车站公交车总站。这里共有8路车在车前挡风玻璃处悬挂了“无饮食车厢”标志,分别是K1路、K2路、10路、159路、5路、20路、51路和2路。记者见数人提着一袋早餐,边吃边上了几趟“无饮食车厢”的公交车,所有的司机都没有阻拦。记者询问公交车司机,能否在车上吃早餐?只有K1路的司机告知不能吃,其他的司机均不回答。由于是早晨上班高峰期,公交车上吃早餐的人比比皆是,仅10路车上,记者数了数就有8人在吃早餐。司机告诉记者:“很多都是赶着上班的白领,实在不忍心阻止他们。”记者观察发现,每趟车进站停好后,保洁员就像打仗一样冲进车厢,快速地清扫地面,几分钟就能扫出一簸箕垃圾,有一次性豆浆杯、牛奶盒、KFC纸包装盒、面包袋、奶茶杯、玉米棒、蛋壳……

  福州汇晟保洁公司的一位四川籍保洁员告诉法制今报记者,车上几乎都是食品垃圾,特别是早上上班时间,两条线路只要一个小时就能把一大塑料保洁桶装满。记者量了一下放在保洁室里的蓝色塑料保洁桶,直径50公分,高50公分,体积100升。“‘无饮食车厢’活动效果并不明显。”这位四川籍保洁员说,“挂个牌子,有的乘客根本不当一回事,司机有时顾着开车也无法劝导。最怕的就是口香糖和汤汁了,天气热了,汤汁很快就会发出恶臭,而口香糖要用专门的铲子清理,时间来不及就只能让它粘在那。”

  在上渡公交总站,K1路的司机对法制今报记者说:“这里发车的只有几趟,乘客较少,遇到吃客,我们忙得过来劝几句,如果他们不听我们也没办法。但车开出去后,随着乘客越来越多,我们也劝不过来了。”在金山公交总站,一位湖南籍的保洁员指了指121路车门边的一堆枇杷皮对记者说:“你看,他们照吃不误,吃了能将皮扔进垃圾桶就不错了。”

  对于“无饮食车厢”活动的开展,乘客们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在IT公司工作的小吴说:“吃东西也是无奈啊。晚上加班到半夜,早上来不及吃,只能在车上解决啦。”“我认为这只是面子工程。”做企划工作的小李认为,“无饮食车厢”的倡导必须建立在提高市民素质的基础上,否则只是空喊口号。财务人员阿珠则建议,“可以吃,老人小孩坐车路途远时,中途需要补充一些食物。但大家要把垃圾带走。”

  福州公交集团党办陈主任告诉法制今报记者,福州共有100多条线路2300多辆公交车,目前推广“无饮食车厢”活动的只有部分人流量密集的线路。“公交集团只能要求司机不在车上吃,对于乘客吃与不吃,只能倡仪,不能强求。”陈主任无奈地表示。

  与公交集团联合开展“无饮食车厢”活动的福州汇晟保洁公司的一位林姓负责人介绍说,一辆公交车从早上7点到11点,下午2点半到5点半这7个小时里平均产生8篓垃圾,加上中午3个小时和晚上5个小时,一天产生十几篓,绝大部分为食品垃圾。记者粗略地算了一下,若按一天一辆公交车产生15篓垃圾,福州2300多辆公交车,一天共产生3万多篓垃圾。

  对于公交车上食品垃圾禁而不绝的现象,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和荣建议从两个方面改善这一问题:提倡在公交站台候车时用餐,提倡只能食用无特殊味道的食物;加强人性化管理,如在高峰时间增放垃圾篓,在8点半前关闭空调开窗透气等。

  法制今报专家顾问团成员、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表示,公交乘客是数量庞大、素质良莠不齐的人群,仅靠道德标准来维护公交车上的卫生环境是很难的。最好的方式是将公交车上的禁食令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制定出具体的惩罚措施,确定具体的实施人员,将非正式的道德约束上升为正式的制度规范。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