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鼓楼77个社区党建润人心
2008-06-23 20:42:19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春驻千门万户中

  ——鼓楼77个社区党建工作小记

  在鼓楼区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77个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这些社区的范围都很小。然而,深入社区的党组织,以其特有的活动方式,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组织建到家门口

  家住杨桥新村的老党员陈元盛,以前参加支部学习要到河南新村,由于老人身患心脏病、高血压,每次参加学习都走得气喘吁吁、疲惫不堪。自从去年杨桥党支部分设4个党小组后,老陈参加活动、会议,只需步行几十米到新村公园。“党组织建到了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党员学习、活动,特别是年龄大、行动不便的党员。”许多社区党员都感慨地说。在与河南新村一街之隔的福屿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李峰宇告诉笔者,在楼院设立党小组后,社区党委就在每个党小组长家安装了宽带电视党建频道接收器,党小组召集党员学习更方便了。

  【画外音】随着社会转型,社区党员数量逐年增加。就鼓楼区而言,现有党员数量超过100人的社区有39个,其中150人以上的15个。去年以来,鼓楼区委在健全完善区、街镇、社区三级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的同时,着力建设“小三级核心网络”,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向下延伸,在小区或片区建立党支部、在楼院或楼组建立党小组。目前已有10多个社区成立党委,全区共组建小区党支部197家、楼院党小组481个。

  流动党员有了“家”

  名店街党支部书记单春龙,是一名有多年党龄的湖南籍党员,2002年从部队退役后来到福州立业安家,由于在企业工作,他长期找不到党组织“落户”,无奈成为“口袋党员”。去年上半年,社区筹建名店街党支部,他主动亮出党员身份,同时动员妻子陈慧星也把党员关系转来。同样是在名店街,经营一家专卖店的党员连萍,从 2001年怀揣党组织关系下海经商,直到去年名店街党支部成立,才结束了“口袋党员”的酸涩生活。随后,她不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提出建立“党员诚信店”,为就业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她的商店吸纳了两名下岗女工,并慷慨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

  【画外音】在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中,鼓楼区委注重凝聚、整合区域范围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的新路子,带动了商贸街区党建、行业协会党建、中介组织党建等全面发展,让更多的流动党员找到了“家”。其中,津泰路党总支、温泉公园路非公企业党总支、名店街党支部的成立,有效激活了鼓楼商贸集中区域的党建活力。到目前为止,鼓楼区已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36家,党组织和党员在促进鼓楼商贸经济发展与提升中,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党员就在我身边”

  家住鼓楼西湖社区的58岁保安林理国,去年10月患上严重肾病,住院1个多月,花掉了全部积蓄4000多元,后来实在没钱只能出院回家,每天服用一帖中草药,但疗效不明显。就在老林绝望的时候,社区党组织得知了他的事,不仅给他送来吃的、用的,还在小区、楼道张贴了捐助老林的倡议书,筹集到1万多元爱心款。当老林重新入院治疗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如果不是社区党组织帮忙、邻里们相助,我早就没命了!”近日在西湖社区,笔者还看到了20多名低保户、困难户前来领取“米、油、面”的情景。社区书记陈素芬说,去年社区设立了博爱超市,并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管理小组,分工负责。

  【画外音】楼组党建延伸了党组织的“触角”,搭起了社情民意的桥梁。在鼓楼,社区党组织围绕“服务民生”这一重点,普遍设立了敬老、助残、优抚、就业等党员志愿者“十大岗”,并积极创办“爱心之音”接待站、阳光驿站、爱心超市、博爱超市等活动载体,创新党员服务群众工作平台,深入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助业、助老”活动,促进和谐社区、文明小区、温馨楼栋的建设。去年以来,军门、庆城、中山3个社区荣获“全国构建和谐社区自主创新奖”。

  (林侯荣)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