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后屿线面和布司埕线面
2007-06-06 10:14:12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魏孔明

  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发明的。九天玄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儿,在参加蟠桃大会前,她赶制了象征长寿的线面,作为报答母亲的礼物。时至今日,后屿(今天的鼓一至鼓四自然村)凡生产线面的个体户,家中都供奉着九天玄女,左右还配有一联:金梭玉帛,牵丝如缕。

  线面,古称汤饼,唐代开始称“面”。我国历来把面粉之类的食品称为“饼”或“面”。如馒头、包子等经蒸笼蒸的叫“蒸饼”,经火炉烤的叫“烤饼”或“炉饼”,用油炸的称“油饼”,放入锅里煮的叫“汤饼”等等。

  最早的汤饼并不是现在那么细长的条状,乃一片片猫耳朵似的面食,煮时须用左手托着粉米齐,右手则一撮一撮把它抓下来,在锅旁按扁,然后下锅煮。东汉时,把这个过程称为“饦”,这是线面的最原始的名称。《齐民要术》“饼法”载:“挼(‘挪’的异体字)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后来,人们改用擀面杖把面粉

  米齐擀成薄片,不再用手托了,所以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今俗谓‘馎饦’矣。”由此可见,唐时就不用手托了。

  宋代之后,人们改用刀来切米齐,“切面”一词由此而生。后来越切越细,越切越长,形同绳索,故又有“索面”之称。“索面”,长而细,含长寿之意,于是,“长春面”“长寿面”等吉利之名又接踵而生。

  宋代诗人黄庭坚有一首赞誉线面的佳句:汤饼锅中银白乳,牵丝如缕玉簪横。“牵丝如缕”说明了线面开始用手工拉,“玉簪横”应是拉长之后横插在架子上面凉的一挂挂刚拉出来的线面。

  改革开放后,后屿拉线面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目前大约有二三百家。

  后屿线面制作考究,选用优质面粉为原料,佐以食盐、生油、薯粉等,经发米齐、拌米齐、绞米齐、切条、粉条、油条、串面、挂面、拉面、挽面等十几道工序始制成品。它的特点是质地洁白、线条均匀、柔软而韧、落汤不糊。

  那么布司埕的线面又是咋回事?

  传说,清道光年间,后屿有人来布司埕一带收买泔水,布司衙厨师不收分文。时长日久,收泔人感其情,年关特地送他几斤线面。此厨吃后觉得别有风味,且又方便,遂开始仿制线面,功成之后开了一家叫隆春有的线面铺。由于他的线面是放在阳台上拉的,城内一些富宦人家觉得比后屿线面更加卫生,对布司埕线面更加青睐。这就是布司埕线面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

  而今,布司埕线面早已名存实亡,而后屿线面却生机勃勃,还迈向了省外市场。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