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双杭的“进出口业”与台湾的经贸往来
2007-06-19 10:38:18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南台地区以“面江通海”的区位优势,自明成化八年 1472年 专管对外贸易通商的行政机构———“市舶提举司”从泉州移址福州;清乾隆五十年 1785年 在南台的双杭地区今延平路西端设置“福州南台海防分府” 后称此地段为“海防前” ,管理对外对内贸易。这说明从明中期开始至清初,南台地区已成为福州对外对内通商贸易的重要港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向西方列强开放以来,作为“闽商”发祥地之一的南台双杭地区,自清道光年间至民国初年,为适应对外对内贸易的需要,进出口商行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比较著名的有下杭路的“华通”、“东升”、“新业”、“罗坤记”;上杭路的“张德生”、“瑞丰”、“柯伯诚”;延平路的“泰生”、“裕来昌”;潭尾街的“联益”等十多家。经营的地域范围,北至京津、山东、江浙,西到江西、湖南,东及台湾,南达广州、香港;出口的商品有茶叶、菇、笋、竹、木、纸、糖、土特产、海味干货、橄榄、福橘、李干、桂圆干、颜料、硼漆等,品种繁多齐全。其中以对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占大宗而居于重要的地位。

  1894年甲午战前,双杭地区与台湾商人的进出口贸易属于对内贸易的范畴,做到双方公平平等、互利共赢;但战后,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两地贸易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先的国内区域贸易转变为对外贸易。为此,两地商人与封建统治者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期的“反海禁、反限制、反垄断”的斗争。日本侵略者占台期间,宣布了“一直四不准”的禁令。“一直”,即以日货交易为主;“四不准”,即不准华商聚众集会、不准华人在台开的商店留宿客商、不准华商寄囤物资、不准华商不上日本菜馆就餐。此外,还指定货物进出境口岸等。限制了两地经贸的双向互动交流,严重侵犯了“华商”的合法权益。尽管如此,但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双杭地区的进出口业商人,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进行海峡两岸之间的“国货”交易,而且十分兴盛。那时双杭的进出口商,曾组织大量物资如茶叶、木材、瓷器、橄榄等与台湾商人交易大米、砂糖等。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双杭商人与台湾商人则改为“曲线”贸易。如“万通”进出口商行的老板方嘉木炎,在福州采办土特产品,先运到敌占区上海、沈家门等地,然后售贩布匹、颜料等到台湾。出售后再从台湾购回水果、干贝等海产品干货。沿途虽遭日伪、税警、海关、海匪等十三关抢夺,但仍可获利10倍以上。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被日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两地商人更是欣喜若狂,恢复了直接的商务往来,并为此互致祝贺。其第一笔商品成交时,都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燃放烟花鞭炮以示庆祝。

  福州知名商业家、曾任民国27年 1938年 闽侯商会会长的王梅惠,在抗战胜利后就采办茶叶运台出售,并与台商合资开办“南中”商行和在台购置储货仓库。民国37年 1948年 任福州商会会长的蔡友兰,也采办土特产品、鞭炮等到台湾销售。除此之外,一批双杭商人也积极组织台湾所匮乏的商品运台。如“华通”纱布行老板龚忠贞,针对台湾长期使用日本花洋布的情况,就急赴上海采办各种棉布,俗称“爱国布”1500匹售台,即日销售一空;又贩回砂糖、黄金等,获利十分丰厚。还有双杭的商业家,如下杭街的“咸康”参号老板张桂丹、隆平路的“广芝林”国药行老板徐建禧,潭尾街的“慎和协”和上杭街的“福美”纸行等,为拓展进出口业务,有的迁台,有的在台设“庄”。业务发展十分顺利。

  双杭地区的众多进出口商行,都自备货轮,开辟航线。如“咸康”行张希珊经营的“新业”进出口商行,办理国际贸易航线,同时设立“闽兴”船务行,配套进行海上贸易运输,按船务行和商业发展方向和惯例开辟航线。如“惠生”、“玉叶”铁壳货轮驶往香港,“同春”机帆船驶往广州、“建国”船驶往台湾。再如邓炎辉的“怡大”商行,在上海设“怡大”申庄业务兴盛,也拓展与台湾和香港的贸易。省内外大商户,如温州帮的王国桢、南平帮的邱映光,均在双杭地区设庄,采办各种货源作转口台湾的贸易。1946年后,因国民党政权发动反人民的内战,蒋介石集团逃往台湾,并对大陆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两地之间已经发展起来的经贸交流又告中断。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台商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他们期望早日实现“三通”,使台海之间的经贸往来走向正常化。

  (林精华 林开榕)

【责任编辑:詹丹】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