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从行帮到同业公会的演变
2007-05-14 19:32:35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自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来,上、下杭处于福州经济中心“金三角”地区,商业十分繁荣。这里的商行、货栈鳞次栉比,资本雄厚,规模宏大,多为大宗批发。许多商行、货栈都按经营商品的种类组成不同的“行帮”,又称“商帮”,计有米、糖、布、纱、油、茶、笋、纸、木、钱、船、百货、京果、国药、颜料等帮。这些商品均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清末民初,在“行帮”末形成以前,双杭地区长期经营同一类商品的商家,组织了具有“行会”性质的“行业研究所”。这是商帮的最初起源。其中以“木材业”、“新药业”和“钱庄业”研究所比较有名。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接着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轩”、“社”“堂”、“会”或“公帮”,其实质就是“行帮”或“商帮”,名异而实同。

  “商帮”的类型有如下几种:一是“一业一帮”。有较多的行业存在这种情况。如油、纸、酒等帮即是,比较单纯,不再细分。二是“一业多帮”。如茶、木、布、药等帮就属此类。以“茶商业”为例,早期按地域有“本地帮”与“客地帮”之分,统一经营多种茶类产品;继之范围逐渐缩小,则按经营业务分为“红茶”、“茅 毛 茶”、“花茶”、“市茶”四帮;再后,在此基础上又组织了“福兴长”、“福泉兴”、“恒元堂”、“公义堂”等茶类单一品种的“公帮”。再如“木商业”,同“茶商业”一样,自清乾隆、嘉庆年间开始,也有“本地帮”与“客地帮”之分。本地帮即“福州帮”;客地帮指天津、台湾、江浙、长江、闽南、延平等帮 其中包括洋行、买办 。继而也按经营业务细分为“杉木”、“松木”、“杉木贩”等帮。前者如永安人邱映光,后移业上杭街就是闽北木材业的大户;后者如天申福系的许伯禧,人称“天津板”而闻名,是双杭地区专营棺木板的“寿板商”。三是“先合后分”。如“海运南北京果业”原为一个行帮,后因经营品种多,析出单独设帮。海运业的“集云轩”、南北货业的“锦运堂”、糖商业的“聚星堂”、橘饼产制业的“浚星堂”、京果业的“庆诚堂”等。“苏广颜料业”原先也是一个行帮,后也析出百货业的“如兰轩”、“馨兰轩”、“桂香社”和颜料业的“庆运堂”。不管称“轩”称“社”抑或称“堂”,都是从同一行业中细分出的“行帮”。四是“按区域设帮”。这种情况多属手工业类,以福州帮为主。“缝纫成衣业”分城厢、东南、小桥、南极、桥东五小帮;“鞋业”,单南台一地就细分为南台、洲边、上杭、塔仔兜、白马桥五小帮。帮里祀奉的“祖师爷”都是“螺祖”。五是“大帮套小帮,帮中有帮”。有的行帮旋设旋散,形式与名称都不一样,小帮多受大帮控制,充分表现了行帮这一民间组织的松散性。各帮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都具有保守、排他、垄断的性质。总之,各行帮可以自立门户,各自为政,自议帮务,自定行规,自选帮首。

  行帮的“帮首”又称会首、福首、行头、行首、行长、头家、帮头、总理等。多由各行业经济实力雄厚、名望高的长者值年执事。其主要职责:首先是集议本行帮税赋杂捐的分摊,协调商事的纠纷处理,商讨举办福利、互济、慈善、娱乐等事项,以及推选新“帮首”;其次是主持本行业神诞或传统的春节、元宵、中秋及年关尾牙等节日,组织同业人员举行团拜、庆赞、做福、上座、谢神、祭祀等活动,借以联络感情,增进团结,祈求商旅平安,生意兴隆。

  1926 1927年北伐军入闽,各方气氛活跃。各行业普遍成立“商民协会”,代替原先的行帮组织。不久因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商民协会被捣毁。时任福州商会会长、下杭街“聚源发”纸行老板林时霖,主持组建各行业的“商事究研所”。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小商家的商权,对抵制苛捐杂税与胥吏差役的敲诈勒索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民党当局于民国21年 1932年 公布了《工商业同业公会法》。一些行业开始从“行帮”转入成立“同业公会”,数量逐渐增加。这对加强商人与政府的沟通,维护同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同业团结,减少商务纠纷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同业公会组织涣散,经常发生合并、解体乃至撤销。到建国前夕,台江区尚有“同业公会”71个,其中钱庄、海运、南北货、茶、油、糖、国药、汽车运输等业的会址都设在双杭地区。有名的商业家蔡友兰、徐建禧、张桂丹、徐炳华、陈苍梧、张盈科、张乃武、张国安等深孚众望,都曾担任各自行业“同业公会”的会长。

  (林精华 林开榕)

【责任编辑:詹丹】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