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两件首饰
2007-04-04 12:00:1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林利本 林锦艳
   
  陈靖姑民间信仰文化在福州等地有着广泛的信众,是我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陈靖姑生于唐天佑元年(904年)正月十五,福州下渡人,18岁嫁到古田临水乡。24岁那年,福州、古田大旱,她不顾怀有身孕奋力祈雨,与胎儿共赴危难,终因积劳成疾,不治而亡。民间感其恩德,在许多地方建有奉祀陈靖姑的宫庙,并尊崇这位能赐子、助产、保婴、护幼、佑妇女的女英雄为“临水太后”“闽都女神”“临水娘奶”和“注生娘娘”等,顶礼膜拜,千年不衰,留下了珍贵文物。
   
  日前,笔者在福州收藏到陈靖姑信仰文化的两件首饰文物。图①所示,是清代银质“注生娘娘”护身锁胸饰,如意形,宽约5厘米,高约4厘米,正面两侧刻有龙纹,二龙中间写着“注生娘娘”4字,楷体。银锁下方悬挂着5粒寿桃铃铛,佩在儿童胸前,银光闪烁,摇曳有声。它祈求陈靖姑这位“注生娘娘”能给孩子带来平安吉祥,锁住孩子的生命,不让邪怪夺去命根,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同时警告那些邪怪妖魔不要伤害这戴着护身锁的孩子。图②所示,是清代“开煞通关”帽饰,银质镏金,高约2厘米,呈正六边形,全套4枚,每枚1字,镶在儿童帽子前沿以驱邪避灾,属护身符箓类。旧时,福州一带妇女常为孩童做“请奶过关”仪式。在医术落后的年代,孩子成长的路上布满荆棘,险象环生,要闯过许多险关,如“夜啼关”“脐带风关”“麻疹关”等,夭折率很高,故家长就请来道士,装扮成娘奶陈靖姑,施动法力,驱尽凶神恶煞,让孩子平安通关,并把“开煞通关”4字符箓悬戴于孩子头顶帽上,寄托着家长祈祝孩童在成长道路上逢凶化吉、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望。
   
  “注生娘娘”护身锁胸饰和“开煞通关”符箓帽饰这两件首饰蕴含着护幼保婴深厚的陈靖姑文化底蕴,深受福州古代妇女儿童的钟爱,也成了现在研究陈靖姑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