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联话福州·郁达夫
2007-04-30 12:01:49  作者:山雨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曾因酒醉鞭名马    生怕情多累美人 ”,这是郁达夫诗作《钓台题壁》中的颈联。

  郁达夫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与郭沫若等在上海主持“创造社”《创造季刊》的编辑工作。1924年底,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1930年3月,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2月,和鲁迅一起发起成立“中国自由大同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上海人民抗日劝募捐款、宣传抗日等活动。1933年,参加宋庆龄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8年12月,郁达夫由福州赴新加坡,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编辑副刊《晨星》和《繁星》,坚持抗日宣传工作。后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于印尼武吉丁宜郊野。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与福州的缘分非常深。1936年1月,郁达夫接到好友、当时福建省主席陈仪的赴闽邀请。于2月4日抵达福州,并担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后来,他又任福建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主任。
   
  1937年2月至6月,郁达夫就住在台江苍霞路13-2号红砖楼,当时是基督教青年会,现在是福州十三中(如图)。他住在四楼一间临江的房子里:“在南台的高楼上住下的第一晚,推窗一看,就看见了那一轮将次圆满的元宵前的皓月,流照在碎银子似的闽江细浪的高头。”2月15日下午,他在青年会作第一次公开演讲,题目是《中国新文学的展望》。其后,郁达夫多次在青年会发表演讲,鼓动抗战。1937年10月他被推选为“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长。先后主编《文救周刊》和福州《小民报》副刊《救亡文艺》。
   
  他多次到于山凭吊戚公祠,并题词《满江红》:“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后来刻在于山戚公祠醉石下。
   
  1937年春,王映霞携郁云来福州与郁达夫团聚,住在光禄坊刘宅。1938年冬天他和王映霞远赴东南亚。王映霞在给她的同学的一首诗中写道:“烽火长沙夜入吴,残年风雪过闽都。一帆又渡南溟岛,海国春来似画图。”1939年3月5日,郁达夫在香港的《大风》杂志刊载了他的《毁家诗纪》,彻底表达对王映霞的不满,从而结束了与王映霞的夫妻缘分。
   
  郁达夫为福州的山川人物留下了28万多字文章,著名的如《闽游日记》《闽游滴沥》等。他刚抵达福州,就赞美闽江“水色的清,水流的急,以及湾处江面的宽,总之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种江水的秀逸的代表;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人家在把她比作中国的莱茵,我想这比喻总只有过之,决不会得不及。”
   
  郁达夫在福州喜欢观看闽剧。他为闽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林芝芳写了一副对联:“难得‘芝’‘兰’同气味,易从乌鸟辨雌雄。”他还写了《观郑奕奏演秦香莲》的两首七绝诗,赠送给郑奕奏作留念。

  (山雨


 

【责任编辑:詹丹】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