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联话福州·琴江村
2007-03-23 10:07:0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驻防海疆胸怀祖国功昭日月

  抗击法寇血洒闽江气壮山河

  ■山雨

  这是长乐航城琴江满族村的一副楹联。

  琴江满族村,在长乐营前洋屿(如图),称“营盘里”。这里是乌龙江、马江和琴江三江汇流处的三江口。琴江是我省惟一的满族聚居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在福州反清。琴江村旗人祖先随康亲王入闽,平定战乱后留驻福州旗汛口蒙古营一带。《琴江志》记载,雍正六年,清征南将军赖塔奉旨挑选513名官兵加上他们的眷属约千人进驻琴江,组建“三江口水师营”。兵营分设12条街4条直巷,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水师营中的将军楼与一般房屋坐北朝南不同,坐南朝北,表达向着北方,思念故土的信念。

  1884年七月初三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清水师在马江败于法军,林狮狮率十余名乡民驾船,隐于道庆洲江边的芦苇中,突然向法军旗舰“伏尔泰”打土炮,打伤法军司令孤拔。法军还击,林狮狮等勇士以身殉国。

  在三江口水师营500多死难烈士中,有70多名琴江人。人们专门建立了忠烈祠,每年公祭烈士。水师旗人后代许多考入船政学堂,成为中国海军的栋梁之材。

  孝友坊是琴江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同治元年12月17日,为褒奖赖通照孝亲爱友,皇帝下诏在琴江村建孝友坊。

  旗人街,又名首里街,旗人街房子的门比较奇特。正门设三个门户,装着六扇启合式狭长木门。中间的两扇大门门前装了扇半人高的横隔门,称作“六离门”。普遍当兵人家的门是四扇,当官的是六扇门。如果谁升了官,就可以“改换门庭”,把四扇门改为六扇门。

  闽剧《六离门》说,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降清,被委以江南总经略后回乡探亲,洪母和妻女耻其叛明,痛其失节,不准他进屋相见。但又囿于亲情,就在门口设一道横隔板,让他隔门听训,所谓“六亲不认,众叛亲离”。后来横隔板演变为横隔门,因此得名六离门。

  有的说这道门是整座门第的脸面,称作“第心门”。琴江当地人也称之为“定心门”。过去重男轻女,女人只能在门内操劳,对外“眼不见为净”,所以叫“定心”。那时,女孩在结婚之前不能与男方见面。有人提亲,只有等那男子经过门前时,偷偷从花格中看一眼。

  也有人把这门叫“第喜门”,有及第、升官、婚嫁等重大喜事,就打开这横隔门。这门还是家的象征,搬家时,一定要把这门带走。门若被毁了,就跟其他地方人家中的灶被毁了一样,也意味着家被毁了。

  其实,从居家来说,六离门的设置,在当时比较科学。横隔门有屏风和高门槛的功能。阳光可以进屋,空气可以流通,人也可以方便地了解屋外的动静,与屋外人对话。而外人不便擅入,也不能随便看到屋内的情况,有利于保护隐私和安全。而过去街坊散养的那些鸡啊、狗啊,也不会跑进屋,比较文明、卫生。

  四通八达的街巷、遍布村中的机关、完善齐全的军事设施等都体现了科学的建筑思想。现在村里还保存着多段古城墙和一座城门。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