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永泰“连中三元”探秘
2007-03-21 10:13:01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王少春

  南宋孝宗时代,永泰县竟在7年之中连续中了三状元,创历史纪录,朝野震惊。这三名状元是乾道二年(1166年)的萧国梁、乾道五年(1169年)的郑侨和乾道八年(1172年)的黄定。小小的永泰县为何在科举中能获得如此的辉煌成就?

  最近,我为《永泰史话》编稿,翻阅《福建史稿》等有关历史资料,方知其中的奥秘。

  唐朝中期,永泰只是一个小镇,唐永泰二年,建县时人口约3000户,路政不通,巨壑深林,荒凉而闭塞。那时中原由于战乱,外地人开始入闽。如唐代的文学家徐彦伯,带着家人避安史之乱而落籍莆田。唐末景福元年(892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带兵南下,攻打福州取胜,唐昭宗李晔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奠定了闽国基础。王潮死后,王审知为继承人,后梁封他为闽王。王审知在职29年,继续推行保境息民的政策,社会安宁。

  王审知兄弟,籍贯固始(今河南固始县),入闽后有数不尽的固始同乡诸姓被携带到福建谋生落籍。王审知的父辈,世代务农,所带来的乡亲,农户居多,所以入闽后,多选择山乡居住。入闽的还有在福建的仕宦和镇守福建的将士,他们多是携妻带子在当地落籍。那时闽、浙“远离战事漩涡,受祸极轻”,成为一批文人的避难所。唐末,农民军叛徒朱温篡唐,见门第高华、以科甲自进的人,难以控制,将他们“屠杀无遗”,导致“长期混乱,繁华的都会,变成瓦砾之场,锦绣中州,到处凄凉满目”。王审知虽是英雄,但“好礼贤下士”,避乱入闽者,生活费用都由审知兄弟接济,并建招贤院,款待他们。审知在文化方面,还有两项设施,深得人心,“其一为兴学,采翁承赞的建议,设四门学,以教闽中秀士;其二为搜求书籍”。因中原战乱,“故都的中秘藏书,都化为灰烬”,王审知对这些佚书“亟命访寻,精于缮写”,对保藏古代文化做出贡献。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仍因豪强争夺地盘,战争不断,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避乱入闽对于福建文化有何影响?闽侯陈衍在《补订闽诗录》中说:“文教之开兴,吾闽最晚。至唐始有诗人;至唐末五代,中土诗人时有流寓入闽者,诗教乃渐昌,至宋而日益盛。”那些南下避乱的文人,作赋吟诗,启发了闽中的后辈。到了宋代,福建的文化,有凌驾于中州之势,“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可以说宋代是福建文化全盛时期。综上所述,闽中的永泰县在乾道年间连中三状元,不是偶然。

  永泰县7年连中三状元,成为一段佳话。为了鼓励后人,当时在县城塔山建了七层石塔,名为联奎塔,至今完好。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