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同宗同文马祖岛
2007-02-01 10:00:22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木然

  年初,笔者随团参访马祖,最为感动的,不是明媚的海岛自然风光,不是随处可见的战地设施,而是马祖岛与福建、福州切割不断的根源与文化。

  团组一行,从马尾客运码头出发,乘金龙号客轮启程。刚入客仓,听到的尽是福州方言,让我们感到似乎是在外工作的人回乡的感觉。

  近两个小时的航程,中午时分到达马祖福澳码头,马祖方面打出欢迎横幅,鞭炮声、掌声齐鸣,溢出两岸同胞的浓烈亲情。此景此情,当初军事对峙时期是断难想象的。

  接送的车子是交通部门的观光公车,车箱两侧喷着“卡溜公车”四个字。“卡溜”是福州话“游玩”的意思,在马祖随处可见“卡溜”二字,连岛中心的大楼上方,也是“欢迎来马祖卡溜!”,成为招徕旅游市场的广告词。我们作为福州人,还是第一次感受到福州话的魅力。

  导游小姐姓陈,她父亲是长乐人,母亲是连江人。她说,马祖岛上有居住人口1万人,其中80%来自长乐,15%来自长乐,15%来自连江。马祖人讲的是福州话,生活习俗福州化。

  从码头到入住的神农山庄仅十几分钟时间,环岛公路通畅,不仅是很多私车,而且有不少的“的士”。每个山头郁郁葱葱,若是春夏之交,各种各样的山花盛开缤纷,那时节才是游览马祖的最佳季节。

  下午,参观马祖酒厂。因为战备,马祖有许多的坑道,而今军事缓和,坑道因常年18℃的恒温而适于窖藏酿酒,酿出的酒水清、工艺精、存放时间长,口感甚佳,“八八坑道”“马祖陈高”“东引陈高”享誉两岸。

  马祖有个小机场,每天10个航班往返于台北、高雄与马祖之间,每天500多位来往旅客,其中有200个座位专供于台商往返台湾与大陆之间,成为两岸经贸文化往来的中转站。

  翌日,乘快轮往北竿塘,参观芹壁聚落。在马祖,一般称村落为聚落。芹壁聚落是保存完整的闽东传统聚落,屋宇、驳坎、围篱、阶梯,皆取石材,许多石材皆从对岸连江等处运回。马祖民屋是典型闽东风格,结构方正,称印章式建筑。寺庙则是夸张墙檐,如火焰,称“封火山墙”。民居数海盗屋最为讲究,外墙有工字石和人字石两种砌法,意为“人丁兴旺”。屋顶有狮子,显示主人身份和地位。这些建筑特色,与闽东建筑几同。

  芹壁山上眺海,可见近处有一龟岛,很小,上有一棵榕树,意为“植榕聚财”。马祖人爱榕树,同福州城里人一样。

  而今聚落内许多人出外谋业,空置房子渐多。旅游部门乘机与住户签订合同、出资修缮后。租赁给百姓,经营起咖啡店、杂货店、小旅店,8年后归还业主。聚落不仅得到保存,且成了一处休闲观光的景点。

  下午从北竿坐直升机去东引岛。从机上俯瞰海面,海平如镜,水波不兴。蓝色是主色调,随着海水深浅变化而略有变化,海面偶有渔船、货轮往来,往下看仅是一叶扁舟而已。

  东引岛的东涌灯塔是闽东海面的四大灯塔之一,建于清光绪28年,是英国工程师设计,基座为块石,中间是圆形花岗岩,上面有铁饰栏杆和270℃弧形窗,塔顶呈盆形,可收集雨水,供生活用。灯塔见证了福建早期的开放史。

  当然,马祖人最信仰是“妈祖”神,岛内有多处的天后宫,供奉海神“妈祖”。这方面的信仰与莆田湄州岛的习俗相仿。

  在马祖活动的两三天,每天三餐吃的是福州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便现在福州,也不容易吃到那么经典的全套福州菜,报出菜名即可略知一二,比如荔枝肉、红糟肉、红糟鳗、全切黄瓜鱼、红烧豆腐、淡咸黄瓜鱼、泡菜猪肚、花蛤炒丝瓜、酸辣汤等等,清清淡淡、酸酸甜甜、汤汤水水,极浓的福州菜特色。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