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旧福州的米仓与盐仓
2007-01-09 10:06:49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潘亮

  旧福州的米仓可追溯至宋朝,建于今达明路连接通湖路一带,故遗有旧米仓之名,也称名常丰仓。米仓建筑要求很高,必须牢固,仓体为木结构,四周垒筑厚高的土墙,派有专人看护把守。各县缴纳来的粮米大多沿闽江而来,水运至福州内河水部码头上岸,改由人力车运至米仓前过秤入库。自宋以来,福州设督粮道专司其职,所储粮米每三年需以新换旧,以防陈米霉变,库粮既供军需也防灾荒。每逢大灾之年,地方官吏往往请求朝廷恩准开仓赈粮。获朝廷恩准通常很不容易,为民请命的官员常常因此遭罢贬,故也常有官员在大灾之年为求自保而不愿冒险为民请命,以至激发民变。福州民间流传有陈若霖江西救孝女的传说,该女之父就因为未经朝廷恩准即开仓赈民而遭罪问斩,陈若霖感其忠义而救其遗女。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归附大清,奉命率清军渡海峡攻打台湾,其所需军粮即由闽、浙两省负责调拨,但其时福州正遭遇特大旱灾,饥民盈市,米价由一斗13文涨至36文,灾民迫切请求开仓赈济,但官方均以军粮供应不济为由,搪塞推诿,坚持不允,终于激发民变。愤怒的饥民拆了辕门,遭残酷镇压,死伤盈街。福州俗语有“三十六文折辕门”一说即由此而来。米仓后来至何时何故废弃不用,改为民居,已很难考证。福州人在该地流血太多引发痛感,可能是米仓最终搬离的原因之一。

  米仓所在地附近一带居民大多擅长手工业,以手工制造绸花(亦称草花)而闻名。家家户户都能生产。旧时福州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缀三两朵鲜红娇艳的绸花,以添风韵,所谓“无花不成”。遇红白事,东家也须向女宾赠绸花以示避凶呈祥。沿旧米仓前至乌山北麓仓角头,也称花仓前,在清光绪年间,制花业达到鼎盛,选材、工艺、品种均达上乘,产品销往南方各省及东南亚(南洋)各地。抗战爆发

  后,福州两度沦陷,市民流离失所,纷纷“走反”,制花业销路日减,江河日下。抗战胜利后,时局动荡,手工艺人大多改行,制花业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帮助下,制花业得以复苏,办起多家制花厂,产品再放异彩,手工艺人吸收了泉州(南花)特色,选材也由绸花扩展至羽毛花、塑料花等。近年鲜花更受欢迎,手工制花业再度沉寂。

  闽都的古盐仓在今台江、仓山一带。南台一带是历代盐商云集之地。明洪武年间,在仓山天安寺建盐仓,至民国,该地盐仓遍布,官办盐务局亦设此处,故有“盐仓前”之名,与城内“米仓前”遥相呼应。食盐从闽南沿海航运此处,经中转后再沿闽江北上或由陆路源源不断送往福建内陆。盐仓背靠仓前山,仓前山因山顶建有古烽火台,故名“烟台山”。1498年(明弘治年间),仓前山与万寿桥之间,长年泥沙淤积成洲,称为中洲。督舶太监府邓太监贪受贿赂,将中洲之地无偿割让给外国人开辟新港,以便番船停泊,该地因而得名“番船浦”。番即番仔,福州方言中泛指外国人,因番字含轻薄贬义,后改称“泛船浦”。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不平等条约,福州被划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各国领事馆、外商洋行、别墅、教堂、教会学校、医院等纷纷在仓前山设立,其南面在清光绪年间被辟为跑马场,占地达250多亩。清末福州船政起兴起,创办海军,择马尾建船政学堂,办船厂,使马尾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的摇篮。早在东汉,福州就与海外有频繁的航运往来。史载古交趾(今越南)进贡多从东冶(即福州)泛海而来。迨至五代,较唐更繁荣。韩偓的《南台怀古》诗中有句云:“中华地向城中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古米仓与古盐仓曾见证了闽都的一时繁华。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