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曾公传奇令人敬
2007-01-09 10:07:33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刘湘如

  在福州南门于山北麓,有一个古老而又奇特的地名“牢堆口”。原来,这里是古代福州府属闽县关押犯人的监牢所在地的路口。明代时,曾在这里建有曾公祠。它是为纪念一位传奇式的历史人物而兴建的。上世纪50年代初,因建设需要,曾公祠迁移到对面一条花园弄里。

  最近,笔者前往调查访问,只见正门上方“曾公祠”四字楷书系原省政协副主席温附山亲笔题写。内塑一尊曾公坐像。承蒙别号“初航”的老先生指引,登上小楼参观。只见墙上贴着简介。原来曾公名公扬,湖南省安仁县人。他于明代万历年间来福州担任闽县典狱长,负责看管犯人。由于他为官清廉,处事严正无私,深受百姓敬爱。尤其是每逢春节期间,他大胆决定,从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开始到正月初四下午,让犯人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许多犯人感恩不尽,不但都能准时返回监狱服刑,而且经亲人教育,都改变了态度,起到了感化的作用。

  在“牢堆口”监狱关押的犯人中,有一个尚干乡人名叫林玉。他在家里是个孝子,因有一次上山砍柴,不慎柴刀脱手,误伤人命而被捕入狱。当他被放回家过年时,正逢老母病重,他无心过年,四处求医寻药。到了正月初四下午约定返狱期间,经过乌龙江渡口时,突然遇到风浪,渡船一时无法开航,于是误过了准时返狱的时间。这时,又恰好有上级官员前来检查监狱,曾公眼看林玉未返,自己犯了失职罪,难于交代,于是便自杀了,时年37岁。第二天,当林玉赶回监狱时,见曾公为他而殉职,抱尸痛哭,最后撞死在曾公尸旁。

  狱中众犯人见状哀痛不已,立碑以示哀念。至今,曾公祠里尚保存一方石碑与一个石炉,上刻有“闽邑牢堆口”。事后,乡民深为曾公事迹所感动,便建祠以资纪念。

  曾公祠备有签诗,笔者随便检察端详,觉得大多是属于劝人为善之句,不少还带有人生哲理。如劝人谦虚的“诸事迪吉,谦者受益”、“万事适可而止,切勿过分要求”;有劝人行善的“乐善好施人人称,新陈代谢个个分”、“行仁义事,存忠孝心”。有劝人勤奋学习的“灯火辛勤火,诗书不误人。”有劝人莫听邪言的“邪言不是真,切告君莫听”。有劝人莫贪心的“休贪别人马,反失自家牛”。有劝人凡事需长远计议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事预防,理所当然,安排次序,高忱无忧”等,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