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乌石山“十三太保”榕遗存
2006-09-11 15:47:53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据史料记载,原乌山南麓福州明府城乌楼内侧(今市政府机关大院内)种植有许多榕树,这一带称“榕树坪”。其中古榕13株,俯仰盘曲,树根奇形,俗称“十三太保”。至清代已毁6株,多为枯腐,被风所折;民国初期拆除城墙前尚存7株。

  从现在机关大院内古树情况看,尚有4棵。树龄均有数百年,且所处位置与当年的“榕树坪”相吻合,应该就是“十三太保”遗存。其中独具特色的是三足鼎立连体榕和叠层榕。

  三足鼎立榕位于“榕树坪”东端今市委宣传部大楼后侧石崖上,一株古榕一分为三。中间一株为母株,盘根错节,老态龙钟,主干上千疮百孔,乃支干腐烂留下的疮疤。东北一株为骑墙榕,系母株一支干斜靠在一堵围墙上,须根沿着砖墙深扎入土,立地条件相对母株较好,生长发育也比母株为快。

  西北向一株为盘石榕,系母株一条支干靠近岩石顶上长出须根,成网状往下延伸包镶着大岩石。盘石榕与母株之间的支干相连同样是象征性的连体,像未剪断的脐带,告诉人们三足鼎立榕的母子联系。三株连体榕树干径围分别3米~5米,相互间距3米~4米。榕阴郁郁,树下置石桌石椅供聊天休息。古榕东侧岩壁有三尊石佛摩崖造像,大小不等。中坐的高1.25米,端坐莲花上,螺髻、脸部丰腴、双耳垂肩、敞胸、身披袈裟、佛光护罩全身。三佛凿于唐代,江南罕见。

  叠层榕位于榕树坪西头,今市政府礼堂南侧围墙内,树高35米,主干径围约8米,是乌石山现存最大的一株古榕。离地面3米高开始分叉,朝西、北向的三大支干中有两支枯腐被截,留下层面方圆约1米的树洞,可见古树年代之久远。朝东南的两支粗大树干分上下两层,相距约3米~4米。上层树干长出数十多条气根垂至下层树干连成一体。从树下仰望,像两层楼阁,气根间隙似楼阁门窗洞开。鬼斧神工,造形奇特。东南方向阳光、水分充足,枝叶特别茂盛,整棵古榕往南倾斜,浓密枝叶阴及乌山路人行道及半边大马路。为防台风刮折树干,园林部门在人行道旁筑起两根钢筋水泥柱仿气根分别支撑两大树干,还在树上挂有“古树名木严加保护”牌。

  现存的另两株古榕均在“榕树坪”北侧,其中一株位于市委办公楼后人防洞口,径围4米多,树高约28米,属榕树中的红榕类,立地条件较差,枝叶也不甚稠密。从树头至树顶主要支干爬满了寄生的蕨类植物。另一株属小叶榕,生长在原沈葆桢祠堂后进的围墙内。这一带清代前为许氏别业,称“涛园”,园主四代均是著名的文学家或书画家。光绪六年(1880年)沈瑜庆购买其中部分地块,奉旨建沈文肃公祠,御赐祭文、碑文,祀晋赠太子太保两江总督沈葆桢。上世纪90年代拆除沈文肃公祠建机关综合楼。现存古榕七八支粗大树干一致往南倾斜,高抬低走,盘根错节,浓密的枝叶伸向专祠后进及综合楼屋顶。气根成网状,沿着古榕树的支干、墙体、石壁攀爬,奇形怪状,独木成林,表现出福州榕树的顽强生命力。

  民国初期尚存的另外三株古榕,其中两株在“文革”期间被砍,另一株毁于何时无考。被砍的两株古榕位于“榕树坪”中间,现大院停车场喷水池两侧。当时砍树的理由是“榕树不砍,旧省委叶飞的幽灵不散”。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设在乌山南麓,榕树后面建省委办公楼,再后即叶飞书记居屋(今党史办用房)。1968年新成立的“福州市革命委员会”迁入乌山大院,时值极“左”思潮泛滥,以致把榕树与“党内走资本主义当权派”相联系,千年活文物无辜遭毁,将砍倒榕树锯成一段段,还要木雕厂拿去作原料。榕树属庸材,不可雕,只好运往垃圾场。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