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话说福州“十番”
2006-08-03 22:57:00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十番",是福州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苑。1956年3月6日,历时一个月的"福建省首届群众业余文艺观摩会演大会"在福州召开。省文化局指名福州代表队要有"十番"节目参加,但福州当时不但没有这个组织,民间"十番"艺人都散布在各行各业。领队知道笔者有亲人会奏"十番",要求我临时去组织,这些老艺人接到通知皆大欢喜,经过三天的紧张排练,被安排在人民剧场正式演出。经评委评选,其中《翠裙腰》和《北云下山》获得演出奖。后来,这些节目被选送到全国参加会演,并灌制了音乐唱片,风行各地。

      "十番"也称"十欢",俗名"十欢(单人旁加尺)",又名"十番锣鼓"。它由民间龙灯舞演变而来,它一般是指笛、管、箫、弦、提琴、尝锣、云锣、汤锣、檀板和大鼓十种,"番"是番轮更替的意思。实则凡可携带之器乐,如小锣、金锣、铙钹、号筒、狼串等均可纳入。

      "十番"是众乐合奏,以金革为主,丝竹辅之,其调高扬动听。侯官郑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词》之一云:"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数十番。"闽山庙旧址在今鼓楼区衣锦坊,郑洛英是乾隆初举人。传说,福州"十番"的组合,始于茶亭乐器店的工人。清乾隆嘉庆之间,茶亭曾金利锣鼓店工人曾畴官为主,引导成立了"大罗天"一社,他们初名"鼓板合奏",后来又逐步拓展开来。乾隆四十四年(1719年)元宵之夜,"大罗天"在南较场(今五一广场)参加竞技表演,博得观众喝采和夸赞,声名远扬。

      从清代至辛亥革命间,福州"十番"长盛不衰,先后有听月楼、普天乐、乐乐乐、新听月楼、赌綦山庄、五音乐社等群众组织,它流行民间,开始多为迎神赛会舞龙灯等凑热闹,为群众喜闻乐见,后来逐步参入婚丧喜庆的队列,他们且行且奏,气派十足,吸引不少市民。"十番"演出时,演员着一式服饰,或半接衫,或白丝衫,或纺绸衫,或广洋衫,皆为长袍,后改为中山装。1922年与1932年,茶亭"十番"曾两度赴港演出,并因此流传到港澳、东南亚及台湾等地。最近"十番"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保护、促进"十番"的发展是件大好事。

      魏孔明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