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西门往西曾有的模样
2006-08-15 15:46:27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出福州西门,经湖头街,过井边亭往西约半公里的左侧,原是一个自然村马坑村,村里杨姓居多。村庄的民居沿着马坑山的边缘依势而建。从前这个村以产甘蔗香脆为著。村民在此栖居有200多年了,村子一座清代中期的宗祠说明了这点。这座宗祠建筑极具特色,尤其是藻井,工艺卓然,雕梁檐柱上的油漆彩绘经年不褪。原村民以农耕种养为主,生活过得平淡而惬意。本世纪初,在房地产开发热潮中,这个村庄被另一社区替代了。

  与这个村庄遥遥相对的北面(今梅峰宾馆的南边),原是狭长的丘陵谓蛇山,蛇山村刘姓家族拥簇着这块不大的山丘栖息了近200年。村前是一片广袤的良田,一条清澈的河流穿田而过,直奔西湖。每当夏天傍晚太阳下山后,走过田间,蛙声齐鸣,让人感受到“听取蛙声一片”之境界。入夜,萤火虫流光闪烁,和星空相互动,构成了一幅美妙而深邃的夜景。前几年,蛇山被夷平,农田被填,往昔风光已不复存在。

  沿这两个村庄之间的公路往西北向一折即保福村。该村的东边原有个大村庄叫白龙村,全村基本姓张,在上世纪60年代时,因土地被征用而举村迁徙。保福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未拆迁时,尚有明代时期风格的房屋。村里以萧、王、程、林姓为主。村子的入口处原有一口鱼塘,鱼塘里的水从无自然干涸过,终年波光潋滟,水荡涟漪。村子三面青山环屏,连绵不断。山体土质以“沙包土”占多数,适于松柏、蒿草、灌木的生长,也适宜种番薯。上世纪60年代初饥荒时期,城里人投靠这里的亲戚,上山恳荒种番薯,度过了难关,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在那时候,村里百姓燃料主要靠山上柴草。村里有打“八月柴”的习俗,意既初秋已至,草木开始枯黄,家家户户持镰上山割茅草,晒干后放置草房内,就解决了一年的燃料问题。

  保福山上“三合土”的古墓葬不少,旧时城里所谓有“身份”的人家都好把先人的墓选择在这里。福州状元王仁堪(清光绪三年)的坟墓就在该山的芋坑;民国时期福州手工业丝线绸布巨商尤氏墓亦在该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无序的豢养牲畜,导致溪流、河道、水塘深度污染,原住民有条件的都往外迁移,而迁入者亦甚众,多是外省来榕打工族。2003年,这个村被开发商全面征用。

  保福村还可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有座建于陈天嘉二年(公元561年)的寺院,距今近1500年。早年,该寺占地200多亩,气势恢宏,香火甚旺,后来规模不断萎缩,直到现在所见的只有前后两楹了。前楹是天王殿,后楹为大雄宝殿,寺前的放生池早就湮塞。

  蛇山村、马坑村、保福村的相继淡去,以及保福寺的兴衰起伏,事实上亦均在情理中,只要不是人为的糟蹋和劫掠就好。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