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九叶诗人杜运燮 十邑马来故乡情
2006-07-24 07:47:24  作者:游 友 基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九叶诗派"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四十年代九人诗选"《九叶集》而得名。这九人是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这是个坚持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坚持"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的诗歌流派。杜运燮的诗歌创作,除了体现"九叶诗派"的共同诗风外,更以幽默与睿智见长。他被称为诗坛的智者与顽童。一生写诗仅300余首,却大多为精品佳作。

      在杜运燮的60年诗歌生涯中,有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成名作《滇缅公路》1942年刊于昆明《文聚》杂志,朱自清发表《建国与诗》一文予以评介,认为该诗正在向"新诗的现代化"的"方向努力着",闻一多将其选入《现代诗钞》;二是1980年,作为"归来"的九叶诗人,他在《诗刊》发表《秋》,被指斥为"朦胧体诗"引起争议,成为后来"朦胧诗"讨论的先声;三是1997年香港回归,《光明日报》和香港《大公报》联合举办"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诗词大赛",他创作《香港回归颂--一个七九老人庆九七》参赛,在三万多首参赛诗中荣获一等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有三个故乡:第一故乡福州十邑古田县,第二故乡出生地马来西亚实兆远,第三故乡长期居住的北京。
杜运燮,福建省古田县大桥镇瑞岩村人。古田原属福州十邑。杜与福州十邑有着不解之缘。杜的父母是文盲、半文盲,远在马来西亚霹雳州实兆远镇附近的乡村谋生。1918年,杜运燮诞生于此地,在此地度过了小学、初中时代。1992年春当他回到这里时,写了首《你是我爱的第一个--献给我的第二故乡》,深情地称马来西亚实兆远为"第二故乡"。

      但在实兆远闭塞的橡胶园里,他渴望"走进外面广阔的天地",在"求知欲和爱国心"的驱使下,他于1934年回到祖国,进福州英国教会办的三一中学(今福州外国语学校)读高中,"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最崇拜的是鲁迅和高尔基",高三开始在福州报纸副刊上发表抒情散文。高中毕业正值抗战爆发,无法升学,于是回古田老家,"乡居期间主要是诵读中国古典诗文,特别是唐诗。"(《海城路上的求索·自序》)1938年,考取浙江大学农艺系,因浙大迁往贵州,一时去不了,便暂到迁往长汀的厦大生物系"借读"。在此他选修了福州籍诗人、学者林庚的"散文习作"和"新诗习作"课,得到林的鼓励和帮助,写出了第一批诗习作。1939年秋,经林庚介绍,他转学昆明西南联大外语系,就读于二年级。在联大,他积极参加冬青文艺社活动,"开始大量写诗",发表于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与大后方报纸。在学期间,他到美国飞虎队任翻译一年,到印度"蓝伽训练中心"任"中国驻印军"翻译两年。在远离故土的蓝伽,他写了首《乡愁》。这既是对第一故乡福州十邑古田的怀念,也是对第二故乡马来西亚实兆远的怀念。1945年,杜运燮回西南联大,毕业。日本投降后,到重庆、新加坡、香港工作。1951年10月起在北京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曾任《环球》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部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退休。

      1984年,在北京,杜运燮抑制不住思乡之情,写下了《故乡毕竟是故乡》一诗:"故乡毕竟是故乡","无论我离开多远"!"看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流进我的血脉的,是故乡;/第一口中华文化的奶汁/喂进我的小嘴的,是故乡;/看着母亲把全部的爱/注进我的心田的,是故乡;/在故乡,跟着读第一个方块字;/第一次听说/我是堂堂中国人。"在杜运燮的心中,北京也是他的故乡。这两首诗中的故乡,是广义的故乡,是福州十邑,是中国;是马来西亚,是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他还怀着激情,写下《厦门看海》:小时候看白色的浪头,那是一群小绵羊;年轻时看海浪,海浪是一批精力充沛的小伙子;现在老了,看海浪,却看出乡愁浓重的海外和台湾的炎黄子孙,把眼泪洒满了沙滩。寄寓了深厚的中国情。

     1996年初,杜运燮偕夫人李丽君到美国探亲访友三个月,从美归来后,在两个女儿的陪同下,回古田与几个兄妹团聚,只住了二三日便离开。此前,他曾表示要写一首关于故乡古田的诗,但他又不想用急就章献给故乡。这诗他终究没能写成。2002年7月16日,他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故乡毕竟是故乡","无论我离开多远"!这旋律将回荡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地方。

【责任编辑:冯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