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闽侯青口穆岭寺
2006-07-18 16:42:51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这是闽侯青口穆岭寺的一副楹联。

      穆岭寺在穆岭山。穆岭山是戴云山脉的余韵。福荔古驿道就从穆岭山腰飘过。福荔驿道是古代福州“南出莆田,北抵永嘉,西达南平”三大主干道之一。

      从穆岭寺北上,过青圃、兰圃、枕峰、峡南,经水急风紧的乌龙江摆渡,抵峡北,到三山驿,就到了省会福州。然后,再北上,就往浙江去。要西行,经南平,可到江西。而从穆岭寺南下,过常思岭(如今叫相思岭),入福清。再南下,到莆田、泉州,往厦门或广东而去。

      这绵长的古道,在乌龙江峡口,打了个“水结”。陆路和水路的道头,在峡南、峡北各自交接,将寂寞漫长的风尘仆仆,在乌龙江的渡船上折腾出一个惊心动魄。曾几何时,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个麻烦的“水结”终于解开,建了乌龙江大桥。如今,更有高速公路的乌龙江特大桥。

     “驿道横陈”,就是说这条2米宽的梅花古道,像一条长龙,横亘在穆岭寺的门前。任古往今来的平民百姓、达官贵人、商贾游客、文士学子,或风雨兼程,或朝晖夕阴,走向天南海北,走到地老天荒。寺门开处,有多少“英雄豪杰”匆匆而过。他们是旅途的“过客”,是时光的“过客”,也是历史舞台上的“过客”。

      福荔古道情有独钟地在穆岭山腰打了个″吉祥结″,就有了古韵灵气的穆岭寺和穆岭亭。

      穆岭寺,当地人俗称穆岭庙,又名天仙府,供奉玄天大帝、五帝和二神,似是道教之所。寺里石记:“唐大中丙子年重建”,也就是公元856年在旧址上重新修建的。那么这个寺,最早建于何年?只有问天了。唐代重修的建筑,也已云消,现在看到的是明清建筑。清代康乾嘉咸多次重修,留下许多碑记。现在还有新建的观音阁、玄帝庙、临水宫、仁寿亭等等。仁寿亭上用了福州几位名人的对联,如林则徐的“如意花明仁者镜;丰年玉映吉祥云。”林纾的“两三竿竹皆秋色,千万叠山有雨容。”

      明代,为方便行人,在穆岭寺门前的驿道上建了一个亭,就叫穆岭亭。

      这个穆岭亭,挺有趣,不像凉亭,因为有廊墙,又不像廊亭,因为连着寺,也不像屋亭,因为两头都有门。此亭跨驿道而建,亭的南北两面都有门,门上有清嘉庆十七年的古石匾“穆岭亭”。亭的西面是穆岭寺的门,出亭就是进寺,出寺就是进亭。亭的东面是一堵无门的墙。寺亭相连,亭门横开,这种独特布局,也许就是“庙门倒置”的一个注脚。

      逶迤于闽江下游平原的穆岭,左右有玉马峰、金鳌峰相拱,西边是著名的五虎山可为依靠。穆岭山下,七条玉带似的小溪和三十六湾水,都流入乌龙江。如此穆岭亭,自然就“山色花香并入堂”了。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