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林森的几次题词
2006-05-23 15:49:48  作者:郑寿安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在福建省以人的姓名命名市县十分罕见。闽侯县曾经一度改名为林森县。林森,字长仁,系孙中山先生的挚友,国民党德高望重的元老之一,1932年元旦,他宣誓就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一生致力于抵御外侮,强我中华,革新除弊,勤政为民,高风亮节,为世人敬重。他去世时,毛泽东在延安为他发去唁电:"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兹闻溘逝,痛悼同深。"

      林森在世期间,可谓位高权重。但他为人为事题词的却很少。这并不是因他书法不好,羞于面世,而是他重于言行,重于作为。

      "抗战必胜"(见图)这是林森于1937年10月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日本侵略者公然派飞机两次轰炸国民政府礼堂和办公楼,他领导工人修复后提笔题写的。这四个大字表达了他"向国人向全世界昭告抗战到底的决心"。他说:"敌机只能毁吾物质,却不能毁吾精神,最后胜利必属我耳。"

      1937年7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更加疯狂地大举进攻我国。多少将士血洒战场,多少百姓惨遭日寇屠杀。林森亲自把刚从美国留学回国的嗣子林京送往绥远前线,不久为国捐躯。为了不忘国恨家仇,林森愤然提笔书写了"前方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灵牌供立案上,早晚焚香祭供,还请来和尚做了七天七夜道场,超度冤魂,表明心迹。

     "陈少白先生之墓",是林森于1936年为国民党辛亥革命元老、被人尊称为"国叔"的广东人陈少白敬题的墓碑。陈少白1892年跟随孙中山进行旧民主革命,共同策划与发动了广州起义。孙中山从起义失败原因中总结出:"将图国民之事业,不可不造国民之舆论。"于是,委派他在香港创办兴中会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日报》。陈少白亲任该报社长和总编辑后,为唤起民众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大造革命舆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陈少白功成身退,转而经营实业;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时,他又被聘为总统府顾问,不久辞官归田,回乡为繁荣家乡经济做出许多贡献。对陈少白这样一位功高无右,又淡泊名利的同志,林森十分敬佩与景仰,并视为楷模。于是,义不容辞地为他题写了墓碑。

     "不为米折腰",这五个大字是题刻在风景秀丽的连江青芝山"折腰石"上。青芝山,是林森归隐处,那里有他建造的"啸余庐"别墅,并自号"青芝老人"。他一生九上青芝山,可见他对此山的钟情与依恋。今人与古人心是相通,林森当然懂得东晋陶渊明曾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典故,当年陶公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的情结,林森心里是何等羡慕。1933年,为国操劳心身疲惫的他重上青芝山休养时,又在木鱼石旁留下了"晚归"两字的题刻,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归隐恨晚"的心情,甚至他还在青芝山上为自己建造了私人墓塔。但是国难当头重任在肩,林森这个归隐的宿愿始终没有实现,1943年8月病死在重庆,葬于双河桥。告白苍穹,直抒胸臆,这是林森题词的鲜明特点,体现了他为官为政为人为事的思想境界。

【责任编辑:冯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