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陈襄与苏轼杭州的交往
2006-05-23 15:53:25  作者:史 叟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陈襄,字述古,世称古灵先生,是侯官古灵乡(今闽侯南通镇瓜山村)人,生于宋天禧元年(1017年)三月,卒于宋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是宋代名臣、名诗人,他侍经筵时,曾向神宗帝推荐司马光等33人,其中就有苏轼、苏辙兄弟。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先生,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生于宋景(礼旁加右字)(1037年),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

      陈襄与陈轼在杭州时有过一段亲密友好的往来,并有唱和诗词传世。陈襄是在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出任杭州太守,七年六月调任陈州太守,这期间苏轼正好在杭州任通判。通判就是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握有裁可、连署州府公牍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虽然陈襄是苏轼的顶头上司,陈又比苏大20岁,然而,这时苏轼却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陈襄没有把他作下属看待,而是作为忘年交朋友交往,留下一段佳话。

      陈襄在杭两年多时间里,公余经常请苏轼赏花、出游、宴饮等,这从陈、苏两人相互题赠和和作中可以看出。陈襄诗作中就有这样的题目:《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和子瞻通判在告中闻余出郊以诗见寄》、《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二首》、《和子瞻沿牒京口,忆吉祥牡丹见寄》等。苏轼诗词的题目有:《和陈述古拒霸花》、《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等。

      陈襄、苏轼在杭州都十分关心民间疾苦,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如陈襄在杭州就疏浚唐代李泌六井,灌溉农田,苏轼为他与下了《钱塘六井记》;苏轼也疏浚西湖、葑泥筑堤,留下著名的"苏堤",加上他们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政治上有共同语言,因而感情就容易沟通。如苏轼在《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中,第二首写道:"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入菲。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自注"杭州人放命为太这寿")。"诗中,苏轼一方面感叹时事,一方面以赞扬的口气追忆陈襄为杭州人民办好事,杭州人民感德太守为陈襄放鸽祝寿一事(注:雪衣,即"雪衣娘"鸟,指白鸽)。陈襄和诗写道:"春阴漠漠燕飞飞,可惜春光与子违。半岭烟霞红旆入,满湖风月画船归。缑笙一阕人何在?辽鹤重来事已非。犹忆去年题别处,鸟啼花落客沾衣。"诗中,陈襄深情地惋惜未能与苏轼同赏西湖美好的春光,更借"辽东鹤"典故,感叹物是人菲,世事变迁。此亦可见两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陈襄离任前后,苏轼写了五首词送别。他在《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中写道:"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称赞了陈襄的诗才:在《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词中写道:"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是樽前醉倒更徘徊。"诗人表达了再聚不易,当尽醉方休的难舍之情;在《江城子·述古去杭余,为去思者作》中写道:"且尽一樽,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这里诗人已是满腹离愁别绪,为来日"见君难"不胜感伤。陈襄离开杭州时,苏轼同舟送他到临平(在杭州东北),并在舟中作《南乡子·送述古》,词中写道:"临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这已是声泪俱下,凄然相别了。这些足证两人友谊之深厚了。陈襄离杭后,苏轼也被调往山东密州,陈仍有诗寄苏,苏也作了《答陈述古二首》。两人的友谊继续向前延伸……

【责任编辑:冯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