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梅洋,梅花盛开的地方
2006-05-22 18:45:11  作者: 唐 希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福州方言中的"洋",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指海洋,它是丘陵地带山间小平原的简称,世世代代的先民在农耕时代将这小平原开垦成良田,当水田与水网交织,称洋似乎就更加名副其实了。

      海拔大约800米,离连江县城13公时的梅洋,便是高山溪流两岸狭长的小"平洋",先民们给它定名的时候,它一定是梅花盛开的地方。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在寒冬腊月里盛开的梅花,因其傲视艰难困苦,顽强乐观地生存,深受中国人的赞美和爱戴,当寒冬尚未退却,春天从远方传来脚步声的时候,梅花便以它洁白、降红的小花小蕾,奏响了春的序曲。暖风吹拂、溪流两岸的老梅将花瓣撒落溪水中,缓缓地自东向西流淌。于是,人们将贯穿平洋的小溪称为梅溪,两岸的山头称为梅岭,溪岸人们家居的村落便叫梅洋村了。

      是谁在这里开凿第一块土地?是谁在这里播撒第一颗种子?是谁在这里搭起第一片草寮?远古的往事我们已不得而知。今日梅洋的三个自然村居住着刘、林、郑、王、吴等姓氏村民千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刘姓。翻开手抄的蓝皮四开本厚厚的《梅峰刘氏宗谱》,在这民间的档案中,我们读到了关于刘氏先民迁徙途中"望梅而止"的传说。百家姓中的刘姓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支非常显赫的氏族。它从中古的唐尧帝中分支。一世祖刘累因出生时手掌纹理形同刘字而得姓。成年之后刘累为夏王饲养一种稀有的、当时称之为"龙"的动物。龙死之后,刘累迁居中原,其后裔遍布全国各地。西汉之时,迁居江苏沛县的刘邦得天下,作为国姓的刘氏在各地封王赐姓,历时400余年的两汉,刘氏家族发展成彭城、沛国等十四个郡望的大氏族。其间包括了西北游牧民族汉化后纷纷以刘姓为荣耀,在刘氏家族中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多种血缘,使其更具活力,历史上除了西汉、东汉外,三国蜀汉、十六国的汉国、五代后汉、北汉、南汉……凡是以汉为国号的皇帝均姓刘,其中刘渊和刘崇均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缘。而历代刘姓的将相豪杰、文人雅士更是数不清了。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河南固始县的刘鲁一(刘氏一世祖刘累的墓葬在河南省鲁山县,其姓名特有寓意)率子孙南迁入闽,先在大田县聚贤里(今上京镇下溪口村)定居,历四代之后迁居德化县小龙村(今美湖乡小湖村)。鲁一的七世孙刘奇福,谱字哲达,号青一,从德化迁居梅洋,成为迁居梅洋之始祖,那是清代初年的事了。

      乡间传说,生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哲达有两个儿子,长子尔昆、次子尔胤。清代顺治年间,他用担子挑着两个儿子和全部家当,在福建大地寻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在连江县江南村的平原上得仙人梦中指点:"西行,望梅而止!"仙人知道,哲达心中所向往的是一处没有饥荒、没有疾病、没有战争的世外桃源,有众多"梅花仙子"庇佑的地方,只要哲达和他的子子孙孙关爱和培育着梅花,梅花仙子便能给他们带来平安和富庶的生活。
    哲达听信仙人的指引,沿着古老的驿道西行,在接近今天宦溪和亭江交界的地方,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小溪两岸,冬日的阳光下大大小小的老梅树盛开着,如云如雪的鲜花,哲达自认为是找到了梅花仙子的故乡,他心中的世外桃源。后来哲达的两个儿子分居在梅溪两岸,守望着梅花的同时种茶制茶为生,耕读并重,在这里生息繁衍至今二十五代人,还大量地迁居世界各地。

      中国人,尤其是以耕读为本的务农读书人,心中有着很强的"梅花情结"。哲达老人编造的"夜遇梅仙"的传说,实示上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变革之中,有操守、有品行的普通百姓,将追寻健康、富足自由自在的生活愿望表达出来。他巧妙地隐去了某些不愿表述的观点,这可能包括了对清代统治者的不满的民族情绪。
   
     在梅洋定居的刘氏后人与闽地所有的乡村一样都有着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保护神。在"梅洋境"里供奉的是产生于西汉闽越国时代的"白马尊王"。这位号称"白马三郎"的神灵是闽越王王郢的第三个儿子。他骑着白马在福州东郊鳝溪为民除害,弯弓射巨鳝。水中的怪兽以尾缠三郎,人、马、鳝均在搏斗中死亡。从此闽越人以祀白马三郎的形式祈祷大地风调雨顺,它是闽越文化"楔入"汉文化最成功的代表作,是闽地闽越文化最出色的遗存之一。位于梅洋主村中心,梅溪北岸的白马三郎神庙里供奉着民间的保护神,同时又是数百年来,梅洋百姓文化生活的集散地。与神的塑像遥遥相望的古戏台,以及戏台上足以产生回音共振的藻井都是百姓文化教化的重要舞台。

     1947年,抗战胜利后的第三年,中断已久的"社戏"要重新开演了。村里派人到福州请来了著名的"新国风"戏班,乘船从连江的东岐码头登岸上山来到梅洋。与此同时,福州城更大的戏班"旧岁乐"由70多人组成,从■头车船道上岸,浩浩荡荡地沿着刘氏祖先进山的"望梅而止"古驿道也来到梅洋,带来大型剧目《长春会》。两班人都在梅洋境舞台上相聚。梅洋人只请"新国风",哪来的"旧岁乐"?一问,是一个姓张的老人订的戏,指名要看《长春会》。梅洋哪有姓张的老人呀?

      戏是照演了,一个舞台两班人马,你一幕我一幕,两班人马都十分卖力,如同唱对台戏,三个小时的戏演了六个小时。

      梅洋人和拿不到演出费的"旧岁乐"戏班都认定是仙人张圣真君亲自下山点的戏。那时,张真人的神位也立在梅洋境里。

      张圣真君是福州地区流行甚广的道教民间信仰。张真人本是宋代绍兴至淳熙年间永泰县人,(一说闽清)原名张慈观,从小当牧童做樵夫。10岁那年入山砍柴,遇见两个老人在山顶盘石上弈棋,老人见他可爱送他一枚青桃,他吃一半扔一半,从此身轻飘然。得道的他祈雨、除妖、治病,深得百姓爱戴,在石牛山羽化后被百姓尊为神。

      20世纪90年代后期,富裕起来的梅洋人建造了全新的张圣真君宫,结束了梅洋张圣真君宫与白马尊王同祀一堂的历史。中国道教文化的历史告诉我们,凡是生前为百姓做了大量好事的人,羽化后必然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灵,希望他继续为百姓解决心理上和实际中的困难。庙宇也因此香火鼎盛。人们将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寄托在神的身上,所以在通往张圣真君宫的大桥,梅洋人取名"理想桥"。将理想这个十分近代化的名词,安置在通往神堂的道路上,这是质朴的梅洋人心声的表白。梅洋人是漂洋过海,通过劳动挣来国际货币,用美元建起了这座恢宏的巨筑,在张真君堂捐资功德碑上频频闪现着"美元"的身影。
   
      你见过用英文与中文对照刻石的宗祠匾额吗?用外来文化注释中国最具民间特色的宗祠家庙文化,我见过,就在梅洋,连接着"望梅而止"古驿道的村口。这座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宗祠,几经兴衰,于1996年由族亲们集资重修。按照传统布局建构修复的宗祠从大门过扉门到正堂,所有的对联都传递着刘氏本是尧的后裔,在汉代建立过帝王的基业,从彭城经固始进入福建的信息。正堂上的长联"彭城世裔桂芳耕读承旧业,梅岭名家松茂山村谱新章"表达了重建时怀旧迎新的心情。而画龙点睛之笔正是正门上的那块石匾,乡亲们将清代旧匾保存在廊前下,制作了中英文对照的新匾立于门楣之上,"刘氏宗祠--TEMPLE ANCESTOR SURNAME LIU"。以这种大国际的胸怀,喻示着刘氏家人遍布世界各地的信息,身在海外,根系梅岭的中国心。

  根据刘景太老人的口述,清代道光年间始建宗祠时,他的祖上一位叫克理的年轻人,耕读为本却无法参加科考,因为要入科举之门的人必是守孝道之人,那时的梅洋连个祠堂都没有,也就失去了参加科举的应试硬件。17岁的克理还乡,选址倡建了宗祠。两年后祠成,他心中了举,得闽浙巡抚大人赏赐的"文魁"大匾,直挂到"文革"发生的1966年。

      克理在朝任职三年,看到晚清官场腐败的事实。想当清官的总被奸臣陷害,想随波遂流当个贪官又怕名声不好,不益子孙。返乡之后带两个儿子上后山开荒,挖出两瓮金银财宝,于是买地建房。在旧中国,挖出瓮藏金银的事的确不少,而更多的可能是为了一种难言之隐。

      刘景太家人,祖祖辈辈在五月初五日拿出祖上的官帽、补服、高跟靴子和画像晒太阳,更晒出一种祖上的荣耀和清廉。腊月三十,正月十五,大厅里挂起这些光宗耀祖的历史,让子孙烧香磕头,厅堂的正中有个不大的鎏金红牌位曰:时思堂,分列着太高祖尔胤到克理五代先人的名字及配偶姓氏。这牌位至今尚存。

      地处古驿道旁和刘氏宗祠和梅溪畔的白马王境,亲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梅洋乡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大会,看到了"福建事变"那短暂的一个半月里十九路军寻求抗战的步伐;也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机连续36枚炸弹的轰炸声和游击队围歼日寇的枪炮声,1949年8月,14岁的刘景太便是从这里出发,引领解放大军进福州过大桥……
   
     自古梅洋便是茶的故乡,高山云雾给茶树带来了滋润的养料。梅洋人世世代代种茶、制茶、品茶。出茶的地方必然出茶师。当年福州大茶行的师傅中几乎都有梅洋人的身影。梅溪两岸七个茶站收购方圆数十里的山茶,前店后厂粗加工之后再往各地洋人开办的茶行。梅洋的茶园因此名扬世界各地。抗战前以加工红茶为主。太阳晒过的茶叶微微发红,再焙干、筛出等级,经福州茶行精制后销往北方俄罗斯。抗战中,北路交通不便,绿茶多了起来,先凉后炒晒干再焙、筛分等级,送福州再制成花茶。1945年抗战胜利时,一担茶可以换得40-60担的谷子。种茶人的日子好过了,更好过日子的当然是制茶的技术人员。50年代公社化,大公无私的梅洋人以派出"茶业辅导员"为最时尚的光荣。后来,"上山下乡"开始了,城里的学生来到梅洋办茶场,开茶厂,村头的那座用旧木料搭成的"知青屋",至今留着知青集体茶厂的遗踪。

      以茶为业,耕读为本的梅洋人却是个办学的热心人。素有"十里梅溪十里斋"的好名声,凡是有条件办学的宗亲均按衍派办起了学堂,办学质量好的"书斋"也吸引了周边乡亲将附近18个乡村适龄儿童送来梅洋就读。保存至今的这座溪畔书斋位于梅洋主村顺水一里路的水尾埕。这是个背山临水,幽居林间的小山村。百余年的山水陶冶了山村,留下了祖厝、旧厝和新厝三组建筑群,小巧精致依山而筑。最奇特的是临溪的吊脚楼上曾经有一位叫刘友秋的私塾先生,他以尚写四体文字而名扬方圆十八乡,又以他的教学严谨爱打学生手掌心,连亲生儿子也不放过,而深得人们的敬重。他穿长衫,戴竹笠,穿草鞋,裤脚一边高一边低,下了课后走十里山路到邻村,磨"五百斤油"大墨,折好红纸,半个小时连续挥毫百十副对联,无一重复,而且楷隶行草样样俱全。临溪的那间书房曾经堆满了他蓝皮黄心的线装书。可惜毁于"文革"动乱岁月。留下这间书斋吊脚楼兀立崖畔,等待着有识之士重塑它的辉煌,重温它的书香梦。

     有着丰富文化积淀的梅洋,在少梅的福建地区具备了独特的"梅溪、梅峰、梅林"景观,梅洋所依托的梅岭五大仑山有鸳鸯石、五孩儿等十大景观,自东向西,穿乡而过的梅溪又有三潭十八景。山水加古村使之成为还在开发的"海峡西岸生态旅游第一村。"淳朴的民风、古朴的乡情、丰富的物产,以及众多漂洋过海成功了的乡亲,以刘官政为首有胆有识地投入了梅洋旅游文化的开拓。不久的将来,一个成熟的,集旅游、休闲、避暑为一体,独具梅文化和茶文化个性的梅洋,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姿态,迎接各方游客。

 

 

【责任编辑:冯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