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三坊七巷今年日均客流量达2万 16处明年修复完成
2010-11-10 00:17:37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曾经是脏乱旧的代名词,如今吸引海内外游客接踵而至

  三坊七巷:老街区 新地标

  今年日均客流量达2万人次,明年初还将有16处文保单位完成修复

  福州新闻网讯 “3年前,我老家所在的三坊七巷是年轻人眼中老旧、脏乱的代名词,而这两年,我的几个同学、朋友都选在三坊七巷拍婚纱照。明年我也要重返故里拍摄婚纱照了!”前天,曾经在文儒坊10号生活了20多年的林小姐对记者说。在她和许多年轻人眼里,如今的三坊七巷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福州的一处新地标,它时尚、繁华、文化内涵丰富,还飘着一股浓浓的福州味。每当说起自己曾是“三坊七巷人”,林小姐都觉得特别自豪。

  弹丸之地 浓缩福州历史文化

  见面先鞠躬、敲门退两步、宾主道别时要“三送”、“三回头”……这些礼仪曾是三坊七巷老居民郑子端先生家中代代沿袭的家规。

  今年69岁的郑子端在大光里18号一处清代建造的老宅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是清末民初名医郑孝铭的后人,家中世代行医。至今,他家门口还贴着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为末代帝师陈宝琛所赠,上联是“金匮玉函藏济世”、下联是“南山北海祝长生”。上联中的“金匮”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此书被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是中医经典著作。

  在三坊七巷,像郑家这样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家族数不胜数,许多家族的后人至今还沿用祖辈流传下来的一些社交礼仪和讲述家族历史的独特门联,并且以此为荣。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自晋、唐代形成起,有着全国罕见的城市建筑格局,保留着大片独具一格的古建筑群,虽是弹丸之地,却人文荟萃。这儿是福州古城历史文化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自中原人入闽以来福州城市发展进程,浓缩了福州城市文化变迁历史。从这里走出过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旭、陈宝琛、林觉民、林纾、冰心、林徽因、郁达夫、郭化若等100多位熠熠生辉的历史名人、民族精英。福州民间流传有一句话:“在三坊七巷里每走一步,都可能与历史上某位名人的足迹重合。”

【责任编辑:黄丽红】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