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学探索
蒙古发现两种盗龙新物种
2007-03-26 17:16:31  来源:网易探索  【字号

 

蒙古发现的新种盗龙Tsaagan mangas的复原图

1993年发掘的Tsaagan的头骨化石,直到最近才被确认是一种盗龙的新物种

  据外国媒体报道,考古学家最近确认在蒙古发现了两种盗龙(Raptor)的新物种,而且其中之一属于迄今发现的最小的非鸟类恐龙。

  这种被称为Tsaagan mangas(白色怪兽的意思)的盗龙化石是在蒙古的乌哈托喀被发现,它要比火鸡稍大一些,其头骨保存十分完好,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奔龙(Dromaeosaurid)头骨化石之一。

  奔龙(Dromaeosaurid)是一种行动敏捷的两足兽脚类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亚洲和美洲地区,被认为是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许多奔龙身上还留有羽毛。奔龙也常常被称做“盗龙”,是继迅猛龙之后,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种恐龙,它有着像镰刀一样的爪子和机智。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学家艾伦•特纳说,Tsaagan的头骨包含了许多特点,例如,它有着延伸的面颊骨,在颅腔的形状和位置上也其他奔龙略有不同,使它与其他所有的奔龙区别开来。

  Tsaagan是“白色怪兽”的意思,生活在大约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考古学家在1993年发现了它的一个头骨和一些颈椎骨,但直到最近这些化石才被确认是盗龙的新物种。

生活在一亿年前的类鸟恐龙Shanag ashile的颚骨化石

  新确认的第二个盗龙新物种被称为Shanag ashile,考古学家在蒙古的乌斯地区发现了它的几块颚骨碎片。它的生活年代大约要比Tsaagan早2000万年,可能还要更小一些,估计只有乌鸦那样大小。

  Shanag ashile很可能类似于在我国发现的小盗龙(Microraptor),一种长有羽毛的类鸟恐龙。

    在我国发现的小盗龙,科学家认为它用两对翅膀在树木间滑行,虽然长的很像鸟,但它的亲缘关系更接近恐龙。

  新发现的两个盗龙物种的详细描述都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博物馆通讯》上。

【责任编辑:黄雅茹】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