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学探索
汗血宝马流汗不见血 揭秘宝马的中国生活(图)
2006-04-03 10:03:35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记者揭秘宝马在中国的生活

    日前,本报记者奔赴廊坊马场,揭秘传奇宝马——汗血宝马在中国的生活。马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对宝马5年的照顾中,并未见到过其流出“汗血”的情况。“我请教过土库曼斯坦这方面的专家,他告诉我,所谓的汗血可能是由于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被看到所致。”(晨报记者 王颖/摄)

    土库曼斯坦赠送国礼 在中国生儿育女

    核心提示

    传奇宝马的中国生活

    昨日,土库曼斯坦总统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6年前,尼亚佐夫总统曾将一匹名为阿赫达什的汗血宝马送给我国领导人。2002年6月,这匹马乘专机抵达天津,开始了一段汗血宝马在中国的故事。近日,记者奔赴廊坊马场,揭秘传奇宝马在中国的生活。

    适应新家 一个夏天调理肠胃

    初抵中国,阿赫达什首先经过了45天的隔离期,然后才被运到廊坊的马场。当时正值夏天,阿赫达什对当地的气候表现出了不适应。马场经理刘忠原告诉记者,它在家乡的马场位于该国首都的南郊,纬度虽然和廊坊差不多,但是在当地如果待在树下的阴影里,非常凉快。中国北方闷热天气让它有些不习惯,出汗比正常情况多。

    不仅如此,阿赫达什来到马场后,进食草料的量时少时多。经过研究,饲养员发现,它在家乡时,草料中的苜蓿草占有很大比重,而廊坊马场所用的草料中,禾本科草占的比重比较大。

    “迁移必定会带来生活习惯上的改变。这些都是驯化的一部分,需要耐心和科学的调整。”工作人员在饮食结构、进食时间等方面的细心调整,经过一个夏天,阿赫达什逐步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可以说,阿赫达什是很快适应了中国的生活,除了偶尔有些消化方面的问题,这5年来基本没得过病。”

    马场生活 宝马不搞“特殊化”

    ■和人十分亲近

    早上9点,记者见到阿赫达什时,它正在一个木栅栏围成的圆形户外场地里晒太阳,这是它每天早晨的必修课。它体型微瘦,四肢修长,走起来步伐十分轻盈。一身黑色的毛皮,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长长的脖颈上黑色的鬃毛让它显得十分精神。见到刘忠原,它立即走了过来,用嘴叼刘的手。“这是马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

    ■住在集体宿舍

    走进阿赫达什所住的马房,左右各有一排马圈,墙面上两米处左右有窗户。中间为两米的通道,连通着两个门,房内配有风扇,可以增加通风、降低温度。走进后,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草料的气味,只有很轻微的马粪味。

    每匹马有自己的“单间”,阿赫达什的“房间”为4米×6米,与其他成年马的房间面积相同。唯一的不同处是铁栅栏外挂着一张红色的标签,上面注明为土库曼斯坦总统送给中国领导人。房间里面铺着干草,有水龙头和水池,保证马匹有干净的饮用水,靠近通道的地方有一个塑料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投放精料的地方。

    ■食谱科学调配

    刘忠原告诉记者,马场所用的科学化养殖方式与阿赫达什家乡的马场有很大不同。每天除了草料还要定时投放燕麦、玉米、维生素等组成的精料外,各种成分的比例都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例如目前正处于配种期,阿赫达什的饮食中增加了蛋白质的含量。

  ■享受种马待遇

    阿赫达什送到中国来之后,一直按照种马的方式喂养。早上进行清洁工作后,在户外进行自由活动和晒日光浴,中午11点左右回马房进食,下午有一定的时间,驯马师骑着它进行各种体能锻炼。这种锻炼不同时期在训练量上会有调整。同时,刘忠原告诉记者:“每天它有自己的生活规律,我们尽量不破坏这种规律,让它自然地生长。”

    生儿育女 宝马的孩子不太多

    ■儿子将来练马术

    “那就是阿赫达什的女儿‘秀凤’。”顺着刘忠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匹一米五左右的小母马。这是2004年阿赫达什与一匹纯血马生下的。在另一处围栏里,记者见到了一匹小公马,刘忠原摸着它的头,微笑着告诉记者,这是阿赫达什的儿子。“再等几年,根据发育的情况,我们将会选择马术项目来让它们训练。”

  ■老婆都不是同种

    来到中国时,阿赫达什8岁,正值壮年。但由于国内没有同种的母马,而购买的费用太高,所以,从来到廊坊马场的第二年开始,它便与阿拉伯马、纯血马交配。

    ■马到中年仍交配

    至今,阿赫达什已经有二十几个自己的孩子,在同年龄的马匹中算是数量很少的。目前,它的后代很多在国内的各大马场、马术俱乐部中。现在,阿赫达什已经12岁,属于马匹的中老年期,但刘忠原告诉记者,它的交配能力仍旧很好。

  ■准备配种先挖坑

    记者到达马场时,正好有一家马术俱乐部将自己的母马运到这里,准备与阿赫达什进行交配生产。由于母马的个头较大,刘忠原和饲养员郭永新开始商量在土地上挖个坑,让两匹马高度合适,可以顺利交配。

  揭秘宝马 “汗血”说法应属讹传

    ■饲养员从未见汗血

    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大宛在凶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关于流汗血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是一种寄生虫导致的,有学者认为马匹在奔跑时体温上升使得少量红色血浆从毛孔中渗出。

    马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年对阿赫达什的照顾中,并未见到过其流出“汗血”的情况。“我请教过土库曼斯坦这方面的专家,他告诉我,所谓的汗血可能是由于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被看到所致。”

    ■70万元包机来中国

    2002年6月17日,一架伊尔-76型飞机在天津机场降落。这架花费70万元租用的专机,飞越丝绸之路,运送了一份土库曼斯坦总统赠给我国领导人的重要礼物——汗血宝马“阿赫达什”。

    ■父辈曾是速度赛冠军

    阿哈尔捷金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仅有2000匹左右,阿赫达什来中国前,养在总统马房,为阿哈尔捷金马家族中的精品,据了解,它的父辈曾在国际马匹速度赛中夺冠。

    各方观点

    驻华使馆:赠马体现中土友谊

    一位土库曼斯坦朋友告诉记者,在他的国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早上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看望父亲,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自己的马。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在采访时表示,土库曼人将马视作亲人对待,并只送给最好的朋友,赠送马匹给中国领导人是“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养马者说:三次赴土运回宝马

    已经有35年养马经历的刘忠原,学习兽医出身,16岁开始养马。为了阿赫达什,他前后三次赴土库曼斯坦,到总统马房考察马匹情况,准备飞机和相关事宜。

    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内蒙古草原上还能看到汗血宝马,但当时没有受到特别保护,以致在阿赫达什来中国前,国内这个品种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应该把它引进中国,让它在中国得以繁衍生息。”

    研究生当“马倌”

    戴着一副眼镜的小郭,今年31岁,在马场期间,他读完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在马房中见到小郭时,他跟记者打了声招呼,便继续干活。但提到马,他便打开了话匣子。小郭说,马是通人性的,“人从马上摔下来,它绝不会踩到你。”阿赫达什的温顺给小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告诉记者,人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动物的生活,养马时,他们尽量让马可以按照自然的规律成长。

    “干了几年,对马有了很深的感情。”在他的同学中有人经商卖饲料,有人从政做公务员,很少有人从事饲养工作。但小郭说他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跟马在一起,没有什么压力,只有工作的乐趣。”

【责任编辑:林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